「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巍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wēi,
部首:山
笔画:20
结构:上下
异体字:魏,
五笔:MTVC
仓颉:UHVI
四角:22413
笔顺:竖折竖撇横竖撇捺折撇横撇竖折横横撇折折捺
「巍」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巍wēi(ㄨㄟ)
1、高大:巍峨。巍焕(高大壮观)。巍然。巍巍。崔巍。
UNICODE
巍字UNICODE编码U+5DCD,10进制: 24013,UTF-32: 00005DCD,UTF-8: E5 B7 8D。
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lofty、towering
造字法
形声:从山、魏声
「巍」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巍 wēi
〈形〉
(1) (形声。从山,魏声。本义:高大) 同本义 [towering]
巍,高也。——《说文》
巍巍乎尧舜之有天下也。——《论语·泰伯》。集解:“巍巍者,高大也。”
崛巍巍而特秀。——《文选·嵇康·琴赋》
(2) 又如:巍科(高级的科举高试);巍廓(高大开阔);巍耸(高耸);巍蟠(高大而盘曲);巍崇(高大);巍张(高大宽阔);巍峻(高峻);巍冠(高冠);巍奕(高大);巍怪(高大奇特)
巍组词(常用词组)
巍峨、巍然、巍巍
康熙字典中的「巍」
巍【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8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語韋切。音嵬。《說文》高也。从嵬委聲。《廣韻》高大貌。《論語》巍巍乎唯天爲大,唯堯則之。《傅樂府》我皇敘羣材,洪烈何崔巍。
又通作魏。《莊子·天下篇》魏然而已。《註》獨立貌。《集韻》或作嵬。《說文》牛威切。《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按《集韻》巍或作嵬,通作魏。《正韻》七灰,巍嵬魏收,魏註引《莊子》魏然而已。七隊獨收魏,魏姓魏國不借巍。《吳元滿·總要》附會《說文》魏音胃,以《周禮》象魏之魏,魏姓魏國皆作巍,非。巍字作从委从嵬。
说文解字中的「巍」
说文解字
巍【卷九】【嵬部】
高也。从嵬委聲。牛威切。〖注〗臣鉉等曰:今人省山从爲魏國之魏。語韋切。 文二
说文解字注
(巍)高也。高者必大。故論語注曰。巍巍、高大之稱也。左傳。卜偃曰。萬、盈數也。巍犬名也。雉門外闕高巍巍然。謂之象巍。按本無二字。後人省山作魏。分別其義與音。不古之甚。从嵬。委聲。牛威切。按古音當在十六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巍」
wēi
高大,高大的样子。《论衡·书虚》:“太山之高巍然。”巍同音字:鰗, 镴, 瓑, 瀼, 蘖, 麘,
巍同部首字:鰗, 镴, 瓑, 瀼, 蘖, 麘,
巍同笔画字:鰗, 镴, 瓑, 瀼, 蘖, 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93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凐」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有哪些描写薄荷的古诗词 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
- 关于抗洪救灾的8句诗句
- 看淡一切的诗句
- 中秋节+诗词+苏轼-中秋节诗词苏轼
- 有哪些赞美成吉思汗的诗句-
- 关于抗日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成都诗词100首
- 赞美莲花的诗词名句
- 咏菊诗词-咏菊诗词的路径
- 座右铭诗词-座右铭诗词并说明理由
热门赏析
- 含有梁字的诗句
- 关于青山绿水的诗句
- 关于青春拼搏的诗句-关于青春拼搏的诗句名言
-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两句
- 好听的诗词句子-好听的诗词句子及解释
- 和春雨有关的诗句-和春雨有关的诗句两句
- 对结尾的诗词
- 含终的诗句
- 关于秋天到了的诗句-关于秋天到了的诗句有哪些
- 杜甫经典诗词-杜甫经典诗词佳句
热门知识
- 写中国的诗词-写中国的诗词现代
- 写兰的经典诗句
-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陈子昂唐诗鉴赏
- 今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形容“饥饿”的诗句有哪些?
- 五言古诗词-五言古诗词停顿
- 形容凄凉的诗句
- 描写燕的诗词
- 特别逍遥自在的诗句
- 五年级必备古诗词-五年级必备古诗词50首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 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
-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