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斂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liǎn,
部首:攵
笔画:17
结构:左右
异体字:㪘,敛,歛,
五笔:WGKT
仓颉:OOOK
四角:88840
笔顺:撇捺横竖折横竖折横撇捺撇捺撇横撇捺
「斂」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斂(敛)liǎn(ㄌ一ㄢˇ)
1、聚集、收集。如:斂財。唐·王勃《餞韋兵曹》:“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聊齋志異·卷十一·竹青》:“訊知其由,斂貲送歸。”
2、
2、約束、節制。如:收斂;斂容。《漢書·卷七十六·張敞傳》:“此言尊貴所以自斂制,不從恣之義也。”《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寶玉見了父親,神志略斂些,片時清楚,也沒什麼大差。”
3、退縮。見“斂手”、“斂足”等條。
4、為死者更衣入棺。通“殮”。如:殯斂。宋·錢公輔《義田記》:“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
5、
5、賦稅。《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資治通鑑·卷二五二·唐紀六十八·僖宗乾符二年》:“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
6、姓。如五代時有斂憲。
UNICODE
斂字UNICODE编码U+6582,10进制: 25986,UTF-32: 00006582,UTF-8: E6 96 82。
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draw back, fold back; collect
「斂」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斂」
斂【卯集下】【攴部】
《唐韻》良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冉切,音䭑。《說文》收也。《爾雅·釋詁》聚也。《疏》斂者,率聚也。《詩·小雅》此有不斂穧。《疏》不收斂之穧束也。《書·洪範》斂時五福。《疏》以斂聚五福之道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賦斂財賄。
又《儀禮·聘禮》斂〈方亶〉。《註》斂,藏也。
又《博雅》斂,取也。
又欲也,予也,略也。
又姓。《左傳·定七年》公斂處父御孟懿子。《廣韻》姚秦錄有輔國將軍斂憲。
又《廣韻》《集韻》《韻會》力驗切,音爁。義同。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斂盂,地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齊侯盟于斂盂。《註》衞地。《釋文》斂,徐音廉。《韻會》作歛,非。互詳欠部歛字註。
说文解字中的「斂」
说文解字
斂【卷三】【攴部】
收也。从攴僉聲。良冉切
说文解字注
(斂)收也。从攴。僉聲。良冄切。七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斂」
斂同音字:竲, 蹈, 㠜, 镤, 謝, 櫛,
斂同部首字:竲, 蹈, 㠜, 镤, 謝, 櫛,
斂同笔画字:竲, 蹈, 㠜, 镤, 謝, 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076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关于秋天丰收的古诗 赞美丰收的诗句
- 描写扬州的诗句
- 含山字的古诗句
- 带“案”一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一字的诗句
- 以徐字开头的诗句
- 描写石榴柿子的诗词 形容“柿子”的诗句有哪些
- 一年级的古诗词大全集
- 关于鲸鱼的诗句
- 以婕字开头的诗句
- 描写日落的诗句大全
热门赏析
- 关于月季的诗词-关于月季的诗词绝句
-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作品
- 关于千的诗句-关于千的诗句古诗
- 独醉诗词
- 关于革命的诗词有哪些
- 关于沉默的诗句-关于沉默的诗句以及四字成语
- 关于劳动的诗句古诗-关于劳动的诗句古诗长
- 关于平等的经典古诗词
- 含有缘的诗句-含有缘字的诗句
- 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有-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有哪些二年级
热门知识
- 今开头的诗句-今开头的诗句七言
- 带人的古诗词-带人的古诗词飞花令
- 写宽容的诗句有哪些呀
- 写出描写梅花的古诗词 描写梅花的古诗或诗句
- 两情相悦的古诗词-描写两情相悦的古诗词
- 表达对一个人的思念的古诗词
- 牡丹花诗词大全
- 带夏的诗词名句
- 写太阳的古诗句-写太阳的古诗句有哪些
- 带有蜑字的诗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 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 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