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鶴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hè,
部首:鳥
笔画:21
结构:左右
异体字:䳽,隺,鵠,鶮,鸖,鹤,
五笔:PWYO
仓颉:OGHAF
四角:47227
笔顺:捺折撇竖捺横横横竖横撇竖折横横横折捺捺捺捺
「鶴」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鶴hè(ㄏㄜˋ)
1、鳥類的一屬,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邊,吃魚、昆蟲或植物:鶴立。鶴發(fà)。鶴壽。鶴駕。鶴長鳧短。
UNICODE
鶴字UNICODE编码U+9DB4,10进制: 40372,UTF-32: 00009DB4,UTF-8: E9 B6 B4。
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crane; Grus species (various)
「鶴」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鶴」
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音涸。水鳥名。似鵠,長頸高脚,丹頂白身,頸翅有黑,常以夜半鳴,聲聞八九里。《博物志》鶴䯓頰䯔,耳響則聽遠,眼赤則眎遠,其色似雪。《相鶴經》鶴,陽鳥也,而遊於隂,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埤雅》形定而色白,食於水,故喙長。軒於前,故後短。棲於陸,故足高而尾凋。翔於雲,故毛豐而肉疎。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故壽。內典曰:鶴影生。禽經曰:鶴以聲交而孕。張華云:雄鳴上風,雌承下風則孕。《崔豹·古今註》鶴千年則變蒼,又二千歲則變黑,所謂鶴也。古謂之仙禽,亦名露禽,或又謂之隂羽。《本草》鶴白色㿥㿥,故又名八公。《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詩·小雅》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左傳·閔二年》衞懿公好鶴,鶴有乗軒者。
又地名。《史記·衞世家註》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里。
又《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郭註》鶴列,陳兵也。
又鶴膝,矛名。鶴之膝隆起,故吳矛骹大者爲鶴膝。
又《逸雅》鋤,助也。齊人謂其頭曰鶴,似鶴頭也。
又姓。鶴壽,見《金史》。
又《正韻》與翯同。《詩·大雅》白鳥翯翯。《孟子》作鶴鶴。
又叶胡沃切,音礐。《嵆康·琴賦》下逮謠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別鶴。
说文解字中的「鶴」
说文解字
鶴【卷四】【鳥部】
鳴九臯,聲聞于天。从鳥隺聲。下各切
说文解字注
(鶴)鶴鳴九皐。聲聞于天。鶴字今補。此見詩小雅。毛曰。皐、澤也。言身隱而名著也。爾雅無鶴。故偁詩。後人鶴與鵠相亂。从鳥。隺聲。下各切。古音在二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鶴」
鶴同音字:䥤, 鏴, 鬺, 䳱, 醺, 㿕,
鶴同部首字:䥤, 鏴, 鬺, 䳱, 醺, 㿕,
鶴同笔画字:䥤, 鏴, 鬺, 䳱, 醺, 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097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什么诗句带有贤字
- 关于昆山的诗句
- 有关诚信的诗词歌赋
- 咏柳的诗句-咏柳
- 描述申时诗词 与申有关的诗句
- 与红尘有关的诗词
- 关于鱼诗句有哪些
- 蕴含哲理的诗词名句-蕴含哲理的诗词名句及理解
- 形容少女的诗词-汉代形容少女的诗词
- 含有“匈奴”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赏析
- 花在第二个字的诗词
- 关于同学离别的古诗词
- 含八的诗句古诗
- 含有船字的诗句100首
- 关于春天的美景的诗句-关于春天的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武昌鱼的诗句
- 关于民的古诗句
- 含有江字的诗词300首
- 含有洛的诗句
- 关于大鹏的诗句李白
热门知识
- 唯美的古诗词-冷门唯美的古诗词
- 四年级的古诗词-四年级的古诗词手抄报内容
- 春字有关的诗词-春字有关的诗词名句
- 不怕困难的诗句-描写不怕困难的诗句
- 写朋友情的古诗词
- 带有卡字的诗-带有卡字的诗句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渔歌子》
- 带有疟字的诗
- 武则天气势磅礴的诗句
- 土字结尾的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 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