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蠓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měng,

部首:虫

笔画:19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JAPE

仓颉:LITBO

四角:54132

笔顺:竖折横竖横捺横竖竖捺折横横撇折撇撇撇捺

「蠓」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ěng(ㄇㄥˇ)

1、昆虫的一科,比蚊子小,褐色或黑色。雌蠓吸人畜的血。能传染疾病。

UNICODE

蠓字UNICODE编码U+8813,10进制: 34835,UTF-32: 00008813,UTF-8: E8 A0 93。
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虫、蒙声

English

midges; sandflies

「蠓」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měng

〈名〉

蚋 [midge]。主要是蠓科、瘿蚊科和摇蚊科的任何种小双翅蝇,其中很多都咬得人疼痛,并且还有一些是人类和各种其他脊椎动物寄生虫的中间寄生传播者

康熙字典中的「蠓」

蠓【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莫孔切《集韻》《韻會》《正韻》母總切,濛上聲。《玉篇》小飛蟲。《爾雅·釋蟲》蠓,蠛蠓。《註》小蟲,似蚋而喜亂飛。《列子·湯問篇》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見陽而死。《揚雄·甘泉賦》浮蠛蠓而撇天。

《廣韻》莫紅切,音蒙。義同。

《爾雅·蚍蜉疏》齊魯之閒謂之蚼蠓。

《博雅》蠓螉,蜂也。《揚子·方言》蠭,燕趙之閒謂之蠓螉。通作蒙。

说文解字中的「蠓」

说文解字

蠓【卷十三】【虫部】

蠛蠓也。从虫蒙聲。莫孔切

说文解字注

(蠓)蔑蠓也。各本蔑作蠛。無此字。今正。蔑之言末也。也。爾雅作蠛。非古也。釋蟲曰。蠓、蠛蠓。孫炎曰。此蟲小於蚊。郭圖讚曰。小蟲似蜹。風舂雨磑。謂其飛上下如舂則天風。回旋如䃺則天雨。陸佃引郭語互易之。非也。史記。蜚鴻滿壄。索隠引高誘曰。飛鴻、蠛蠓也。按古鴻蒙爲曡韵。故高君知鴻爲蠓也。楊雄賦。浮蠛蠓而撇天。蠛蠓猶鴻蒙也。細至於蠓、則其外皆鴻蒙矣。故其字从蒙。从虫。蒙聲。莫孔切。九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蠓」

蠓同音字:懲, 爈, 穤, 鵸, 䉢, 嬽,

蠓同部首字:懲, 爈, 穤, 鵸, 䉢, 嬽,

蠓同笔画字:懲, 爈, 穤, 鵸, 䉢, 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11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