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奰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ì,

部首:大

笔画:18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LLLD

仓颉:WLWWK

四角:60804

笔顺:竖折竖竖横竖折竖竖横竖折竖竖横横撇捺

「奰」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1、不醉而怒:“内奰于中国。”

2、

2、壮大:“食楮多力而奰。”

3、迫:“到此但知山,尽忘水奔奰。”

UNICODE

奰字UNICODE编码U+5970,10进制: 22896,UTF-32: 00005970,UTF-8: E5 A5 B0。
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nger

「奰」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形〉

(1) 怒而作气的样子 [be angry]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诗·大雅·荡》

(2) 又如:奰怒(愤怒);奰屃(气盛作力的样子)

康熙字典中的「奰」

奰【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集韻》《韻會》平祕切《正韻》毗意切,音備。《說文》壯大也。一曰迫也。

怒也,不醉而怒謂之奰。《詩·大雅》內奰于中國,覃及鬼方。《註》自近及遠,無不怨怒也。本作,从三目三大,今省作奰。

说文解字中的「奰」

说文解字

【卷十】【大部】

壯大也。从三亣三目。二目爲,三目爲,益大也。一曰迫也。讀若《易》虙羲氏。《詩》曰:“不醉而怒謂之。”平祕切文八

说文解字注

()壯大也。从三大三目。會意。二目爲。?各本作?。誤。今正。三目爲。益大也。說會意之恉。張衡、左思賦皆用奰㞒字。而譌作贔屓。俗書之不正如此。㞒見尸部。臥息也。許器反。一曰迫也。別一義。讀若易虙羲氏。今易辭作包犠氏。孟氏、京氏作伏戲。許作虙義。鄭大⺊注、應氏風俗通同。虙古音讀如密。奰古音同。今音平祕切。詩曰。不醉而怒謂之奰。大雅蕩曰。內奰于中國。毛傳曰。不醉而怒謂之奰。於壯義、迫義皆近。不言詩傳曰者、猶書曰仁覆閔下則偁旻天。不言書傳。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易曰井者法也。不言易說也。

古汉语字典中的「奰」

奰同音字:蟦, 璸, 䴷, 鼩, 顋, 曜,

奰同部首字:蟦, 璸, 䴷, 鼩, 顋, 曜,

奰同笔画字:蟦, 璸, 䴷, 鼩, 顋, 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114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