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厎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dǐ,
部首:厂
笔画:7
结构:左上包围
异体字:砥,㕄,
五笔:DQAY
仓颉:MHPM
四角:71242
笔顺:横撇撇折横折捺
「厎」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厎dǐ(ㄉ一ˇ)
1、古同“砥”,砥砺;砥柱。
2、查询·新华字典
2、平:厎平(平均)。
3、终:厎止(终止)。
UNICODE
厎字UNICODE编码U+538E,10进制: 21390,UTF-32: 0000538E,UTF-8: E5 8E 8E。
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settle
「厎」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厎」
厎【子集下】【厂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諸市切《集韻》《韻會》軫視切《正韻》諸氏切,音指。《說文》柔石也。从厂,氐聲。《徐曰》可以爲礪。《前漢·梅福傳》爵祿,天下之厎石。《蕭望之傳》厎厲鋒鍔。《註》師古曰:厎,柔石。厲,卓石。
又《說文》致也。《書·旅獒》西旅厎貢厥獒。
又定也。《書·臯陶謨》朕言惠可厎行。
又《說文》厎,或从石作砥。《詩·小雅》周道如砥。
又《韻會》通作底。《孟子》引《詩》:周道如底。
又或作耆。《詩·周頌》耆定爾功。《註》致也。音指。與厎同。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至也。
又陟利切,音致。致也。《書·禹貢》震澤厎定。
又丁計切,音帝。義同。
又《正韻》旨而切,音支。《前漢·梅福傳》註:師古曰,厎細石也,音之履反,又音秪。
说文解字中的「厎」
说文解字
厎【卷九】【厂部】
柔石也。从厂氐聲。砥,厎或从石。職雉切
说文解字注
(厎)柔石也。柔石、石之精細者。鄭注禹貢曰。厲、摩刀刃石也。精者曰砥。尚書大傳。其桷、天子斲其材而礱之。加密石焉。注曰。礱、厲之也。密石、砥之也。按厎者、砥之正字。後人乃謂砥爲正字。厎與砥異用。强爲分別之過也。厎之引伸之義爲致也、至也、平也。有假借耆字爲之者。如周頌耆定爾功傳曰耆、致也是也。从厂。氐聲。職雉切。十五部。按此字从氐聲。俗从氏、誤也。古音氏聲在十六部。氐聲在十五部。不容稍誤。唐以來知此者鮮矣。五經文字石刻譌作厎。少一畫。不可從。顧亭林與潘次耕書。分別厎厎不同義。不知古無从氏之厎。厎與底爭首筆之有無。末筆則從同也。厎與厎音義均別。广部詳之。
(砥)厎或从石。今字用此而厎之本義廢矣。毛詩大東。周道如砥。孟子作厎。
古汉语字典中的「厎」
厎同音字:词, 苊, 夆, 呅, 吟, 酉,
厎同部首字:词, 苊, 夆, 呅, 吟, 酉,
厎同笔画字:词, 苊, 夆, 呅, 吟, 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83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形容坚持不懈的古诗词有哪些
- 带有青风的诗词 带有清风的诗句有哪些
- 沙的诗词 带沙子的诗句大全
- 形容开心的诗词歌赋
- 描写白杨的诗句有哪些?
- 咏牡丹的诗词-咏牡丹的诗词赏析
- 关于欢聚的诗句
- 春游相关诗词 有关春游的诗句
- 舟字开头的古诗词
- 咏月的古诗句-咏月的古诗句名句
热门赏析
- 关于勉励自己的诗句
- 关于4月的诗句-关于4月的诗句初中
- 关于汝的诗句
- 感悟人生的经典诗词-感悟人生的经典诗词句
- 关于秋天的经典诗词名句
- 关于思念父母的诗句-关于思念父母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过去的诗句-关于过去的诗句或名言
- 冬天诗句有哪些-形容冬天诗句有哪些
- 关于日的诗词名句
- 关于思念朋友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知识
- 王维的古诗词-王维的古诗词谓城曲
- 边塞诗词大全-边塞诗词大全王昌龄
- 描写长安诗词-描写长安诗词赏析
- 明朝诗词代表作
- 写颜色的诗句-绝句描写颜色的诗句
- 带有傈字的诗
- 带有犁字的诗
- 爱情诗词100首
- 马致远的古诗词
- 有关旅行愉快的诗句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
-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
-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