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褒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āo,
部首:衣
笔画:15
结构:上中下
异体字:襃,闁,裦,
五笔:YWKE
仓颉:YODV
四角:00732
笔顺:捺横撇竖竖折横横竖撇捺撇折撇捺
「褒」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褒bāo(ㄅㄠ)
1、赞扬,夸奖,与“贬”相对:褒奖。褒扬。褒贬。褒义词。
2、查询·新华字典
2、衣襟宽大:褒衣博带。
3、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亦称“有褒”。
UNICODE
褒字UNICODE编码U+8912,10进制: 35090,UTF-32: 00008912,UTF-8: E8 A4 92。
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honour、praise
相关字词
贬
造字法
形声:从衣、保声
English
praise, commend, honor, cite
「褒」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褒 bāo
〈形〉
(1) (形声。从衣,保声。本义:衣襟宽大)
(2) 同本义 [loose]
褒,衣博裙。——《说文》
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淮南子·泛论》
(3) 又如:褒袖(宽大的袖子);褒衣博带(大衣服,宽带子。是古代儒者所穿的衣服)
(4) 高大;广大 [high;tall;vast]。如:褒益(增广补益);褒增(夸大增益)
查询·新华字典
词性变化
查询·新华字典
◎ 褒 bāo
〈动〉
(1) 嘉奖,表扬 [commend;honor;praise]
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2) 又如:褒赞(赞扬称美);褒显(褒扬。称美显扬);褒赏(奖赏)
褒组词(常用词组)
褒贬、褒禅山、褒奖、褒扬、褒义、褒义词
康熙字典中的「褒」
褒【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俗襃字。
说文解字中的「褒」
说文解字
襃【卷八】【衣部】
衣博裾。从衣,省聲。,古文。博毛切
说文解字注
(襃)衣博裾。博裾謂大其袌囊也。漢書。褒衣大袑。謂大其衣絝之上也。引伸之爲凡大之偁。爲褒美。从衣。省聲。博毛切。古音在三部。作褒、作裒。古文。
古汉语字典中的「褒」
bāo
①宽大的衣襟。《淮南子·汜论》:“岂必褒衣博带。”李白《嘲鲁儒》:“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②表扬;赞扬。《汉书·王成传》:“宣帝最先褒之。”《答李翊鸪》:“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褒同音字:諎, 熩, 瑾, 䐯, 㼓, 踏,
褒同部首字:諎, 熩, 瑾, 䐯, 㼓, 踏,
褒同笔画字:諎, 熩, 瑾, 䐯, 㼓, 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04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 关于桃花的诗句有
- 含辞字的诗句
- 关于描写春的诗词名句-关于描写春的诗词名句及意思
- 含入字的诗句-含入字的诗句100首
- 关于刘禹锡的著名诗句
- 关于人才的古诗句
-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大全-关于春天的古诗词大全100首
- 关于相识的诗句 经典-关于相识的诗句 经典语录
- 含有回的古诗句
- 含异的诗句
热门知识
- 描写孤单的诗句古诗词
- 描写晚霞的诗词句
- 形容荷花美女的诗句
- 描写风雨的诗词-描写风雨的诗词曲
- 带有糜字的诗
- 咏菊花的古诗句
- 写端午节诗句-写端午节诗句有哪些
- 带有玿字的诗
- 刘字开头的古诗句-刘字开头的古诗句7个字
- 写鸟叫的诗句古诗
热门诗文
- 罢相作(避贤初罢相)
- 浣溪沙(一楼宫妆簇彩舟)
- 瑞鹤仙(贵妃生辰)
- 清平乐(拟太白应制)
- 自盱之临川早发(扁舟催早发)
- 满江红(寿傅尚书)
- 诉衷情(七夕)
- 感皇恩(次任为慈围寿,是年慈闱六十二岁本命后一年也)
- 隋堤词
-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热门名句
-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