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皿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mǐn,
部首:皿
笔画:5
结构:单一
异体字:
五笔:LHNG
仓颉:BT
四角:77102
笔顺:竖折竖竖横
「皿」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皿mǐn(ㄇ一ㄣˇ)
1、碗、碟、杯、盘一类用器的统称:器皿。
UNICODE
皿字UNICODE编码U+76BF,10进制: 30399,UTF-32: 000076BF,UTF-8: E7 9A BF。
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utensi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hallow container; rad. no. 108
「皿」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皿 mǐn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碗、盆之类的食器。本义:器皿) 同本义。泛指碗碟杯盘一类饮食用具 [vessel]
皿,饭器之用器也。——《说文》
于交皿虫为蠱。——《左传·昭公元年》。注:“器也。”
是不昭谷明而皿蠱也。——《国语·晋语》
牲杀器皿。——《孟子》。注:“皿所以覆器者也。”
器皿非满案。——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皿金(金属器皿);皿卷(清代科举,顺天乡试监生的试卷);皿器(盛物用具的统称)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皿」
皿【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武永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切,明上聲。《說文》飯食之器也。《增韻》盤之屬。《左傳·昭元年》於文皿蟲爲蠱。《註》皿,器也。《孟子》牲殺器皿。《註》皿,所以覆器者。
又《集韻》母梗切,音猛。義同。《說文》象形。與豆同意。讀若猛。《佩集》說文但音猛。今更立一音者,非。
说文解字中的「皿」
说文解字
皿【卷五】【皿部】
飯食之用器也。象形。與豆同意。凡皿之屬皆从皿。讀若猛。武永切
说文解字注
(皿)飯食之用器也。飯汲古閣作飮。誤。孟子。牲殺器皿。趙注。皿所以覆器者。此謂皿爲幎之假借。似非孟意。象形。與豆同意。上象其能容。中象其體。下象其底也。與豆略同而少異。凡皿之屬皆从皿。讀若猛。按古孟猛皆讀如芒。皿在十部。今音武永切。
古汉语字典中的「皿」
皿同音字:凹, 㠲, 叼, 乧, 弗, 讯,
皿同部首字:凹, 㠲, 叼, 乧, 弗, 讯,
皿同笔画字:凹, 㠲, 叼, 乧, 弗, 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80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赞美歌颂祖国的诗词
- 含有仁义的诗句
- 最后一个字是张的诗词
- 关于笑的诗句有哪些 每天微笑的唯美句子
- 一字开头的诗句-一字开头的诗句六个字
- 恭喜朋友生儿子祝福语的诗句
- 诗句或短语
- 描写朋友送别的诗句
- 描写冰雪的诗句
- 关于描写落日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友谊诗词-关于友谊诗词两至三句,一个故事
- 含有深意的诗句
- 关于写云的诗句-关于写云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写中国的诗词
- 关于心情愉悦的诗句
- 含有马字的诗句古诗-含有马字的诗句古诗文
- 关于的诗句-关于的诗句春天
- 黄河诗词名句-黄河诗词名句大全
- 丹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人生失意的古诗句
热门知识
- 带风的诗词歌赋
- 爱国类古诗词-爱国类古诗词鉴赏
- 描写雪的诗词歌赋
- 有关“惊醒”的诗句有哪些
-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赏析
- 带有聍字的诗
- 李白霸气的诗句古诗词
- 描写花草树木的古诗词-描写花草树木的古诗词和运用
- 带有嶱字的诗
- 形容士兵的诗句
热门诗文
-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
- 晏子不死君难
- 念奴娇(中秋)
- 满江红(上夔师乐秘阁生日)
-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 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 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
- 芙蓉女儿诔
- 醉花阴(学士生日)
- 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
热门名句
-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