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届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iè,
部首:尸
笔画:8
结构:左上包围
异体字:䇒,屆,暨,艐,㧂,
五笔:NMD
仓颉:SLW
四角:77265
笔顺:折横撇竖折横竖横
「届」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届jiè(ㄐ一ㄝˋ)
1、到:届时。届期。
2、www.
2、量词,略同于“次”,用于定期的会议或毕业的班级等:上届。应届(指本期的,用于毕业生)。第一届。
UNICODE
届字UNICODE编码U+5C4A,10进制: 23626,UTF-32: 00005C4A,UTF-8: E5 B1 8A。
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fall due
造字法
会意:从尸、从由
English
numerary adjunct for time, term
「届」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届
届 jiè
〈形〉
(形声。从尸,凷( kuài)声。本义:人行路不便) 同本义 [lame]
届,行不便也。——《说文》
词性变化
◎ 届 jiè
〈名〉
极限;穷极 [limit]
至天之届,于河之沂。——晋· 陆云诗
靡有夷届。——《诗·大雅·瞻卬》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诗·小雅·节南山》
◎ 届 jiè
〈动〉
(1) 到达[指定或规定的日期] [arrive]
无远弗届。——《书·大禹谟》
(2) 又如:届候(届时);届止(停留,止息);届路(登程,上路)
(3) 届满,结束 (如一段时间) [expire]
距悔罪乞降之始末届十年。——林则徐文
◎ 届 jiè
〈量〉
说明周期性事件的次或期 [session]。如:第十届校运会;八届二中全会;历届人大代表;届满
届组词(常用词组)
届满、届期、届时
康熙字典中的「届」
屆【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www.
〔古文〕曁艐《廣韻》古拜切《集韻》《正韻》居拜切《韻會》居隘切,音戒。《說文》屆,行不便也,从尸聲。卽塊字。一曰極也。《註》極卽至也。《書·大禹謨》惟德動天,無遠弗屆。《詩·魯頌》致天之屆。《註》猶言窮極也。
又叶居吏切,音記。《詩·小雅》不知所屆。叶下寐。
又《何晏·景福殿賦》鳥企山峙,若翔若滯,峨峨嶫嶫,罔識所屆。俗作届,从由,非。
说文解字中的「届」
说文解字
屆【卷八】【尸部】
行不便也。一曰極也。从尸凷聲。古拜切〖注〗暨、艐,古文屆。
说文解字注
(屆)行不便也。此與艐義相近。艐、船著沙不行也。一曰極也。釋言曰。屆、極也。蕩、閟宮毛傳同。釋詁、方言皆曰。艐、至也。郭云。艐、古屆字。按謂古用艐。今用屆也。艐屆雙聲。从尸。凷聲。古拜切。十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届」
jiè
至;到达。《诗经·小雅·小弁》:“譬彼舟流,不知所届。”《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致届官渡。”今有“届时”、“届期”。届同音字:歨, 侕, 呬, 枖, 烎, 注,
届同部首字:歨, 侕, 呬, 枖, 烎, 注,
届同笔画字:歨, 侕, 呬, 枖, 烎, 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96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表达母亲心疼孩子的诗句
- 爱国的诗句__诗词 关于爱国的诗句
- 最后一个字是咏的诗词
- 有关母亲的诗句的古诗词
- 描写鬼谷子的诗句
- 大家帮我改一下诗句
- 长古诗词大全-长古诗词大全带听版
- 关于感谢的诗词 关于感恩的古诗句
- “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诗句
- 描写饼子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离别的诗词名句
- 关于舟的诗句-关于舟的诗句古诗
- 夫妻情深的经典诗词
-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有哪些
- 含有地字的诗句全部
- 含有灰字诗句
- 关于竹子诗句经典
- 关于杜鹃的诗句古诗-关于杜鹃的诗句古诗词一句
- 关于时间的诗词有哪些
- 短古诗词大全-短古诗词大全300首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