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熫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zhì,
部首:火
笔画:15
结构:左右
异体字:炙,
五笔:OYAO
仓颉:FITF
四角:90837
笔顺:捺撇撇捺捺横撇横竖竖横捺捺捺捺
「熫」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熫zhì(ㄓˋ)
1、古同“炙”。
UNICODE
熫字UNICODE编码U+71AB,10进制: 29099,UTF-32: 000071AB,UTF-8: E7 86 AB。
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熫」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熫」
熫【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顏氏家訓》吳人以火旁作庶,爲炙字。
说文解字中的「熫」
说文解字
炙【卷十】【炙部】
炮肉也。从肉在火上。凡炙之屬皆从炙。,籒文。之石切
说文解字注
(炙)炙肉也。炙肉各本作炮肉。今依楚茨傳正。小雅楚茨傳曰。炙、炙肉也。瓠葉傳曰。炕火曰炙。正義云。炕、舉也。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炙之。按炕者俗字。古當作抗。手部曰抗扞也、方言曰抗縣也是也。瓠葉言炮、言燔、言炙。傳云。毛曰炮。加火曰燔。抗火曰炙。燔炙不必毛也。抗火不同加火之逼近也。此毛意也。箋云。凡治兔之首宜。鮮者毛炮之。柔者炙之。乾者燔之。此申毛意也。然則鳧鷖、楚茨、行葦燔炙並言。皆必異義。生民傳曰。傅火曰燔。貫之加於火曰烈。貫之加於火、卽抗火也。生民之烈、卽炙也。禮運注曰。炮、裹燒之也。燔、加於火上也。炙、貫之火上也。三者正與瓠葉傳相合。然則炙與炮之別異又可知矣。許宗毛義。故炙下云炙肉也。用楚茨傳爲文。卽瓠葉傳之抗火曰炙也。不用瓠葉而用楚茨者、其字从肉。故取炙肉之文也。火部曰熹炙也、炮毛炙肉也、裘炮炙也、?置魚筒中炙也皆是。其引申之義爲逼近熏炙。如桑柔傳曰赫、炙也是。从肉在火上。有丳貫之加火上也。此可以得抗火之意。之石切。古音在五部。○炙讀去聲則之夜切。一義一字耳。或乃別其義併異其形。長孫訥言曰。差之一畫。詎惟千里。見炙从肉。莫問厥由。輒意形聲。固當从夕。及其晤矣。彼乃乖斯。若靡馮焉。他皆倣此。據此知小徐本火部有炙字。云炙也。从火、夕聲。葢唐以前或用羼入許書。凡炙之屬皆从炙。
()籒文。徐鍇曰。今東京文有此字。豈謂東京賦與。今文東京賦作燔炙。
古汉语字典中的「熫」
熫同音字:緥, 蕚, 㺕, 輡, 輤, 璎,
熫同部首字:緥, 蕚, 㺕, 輡, 輤, 璎,
熫同笔画字:緥, 蕚, 㺕, 輡, 輤, 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440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 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
-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