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帬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qún,
部首:巾
笔画:10
结构:上下
异体字:裙,
五笔:VTKH
仓颉:XSRLB
四角:17227
笔顺:折横横撇竖折横竖折竖
「帬」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帬qún(ㄑㄨㄣˊ)
1、同“裙”。
UNICODE
帬字UNICODE编码U+5E2C,10进制: 24108,UTF-32: 00005E2C,UTF-8: E5 B8 AC。
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the skirt of a lady's dress petticoat
「帬」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帬」
帬【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韻會》《正韻》渠云切《集韻》衢云切,音羣。《說文》下裳也。《釋名》下帬也。連接裾幅也。
又緣帬,帬施緣也。《急就篇註》帬,下裳也。一名帔,一名襬。
又《廣雅》繞袊,帔,帬也。《揚子·方言》魏之閒謂帬爲帔,繞袊謂之帬。
又《韻會》中帬,親身衣也。《前漢·石奮傳》取親中帬厠牏,身自澣洒。《註》師古曰:中帬,若今中衣也。
说文解字中的「帬」
说文解字
帬【卷七】【巾部】
下裳也。从巾君聲。裠,帬或从衣。渠云切
说文解字注
(帬)繞領也。方言。繞袊謂之帬。廣雅本之。曰繞領。帔。帬也。袊領今古字。領者、劉熙云總領衣體爲端首也。然則繞領者、圍繞於領。今男子婦人披肩其遺意。劉熙曰。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葢古名帬。弘農方言曰帔。若常則曰下帬。言帬之在下者。亦集眾幅爲之。如帬之集眾幅被身也。如李善引梁典。任昉諸子冬月著葛巾、帔、練裙。自是上下三物。水經注。淮南王廟。安及八士像皆羽扇、裙帔、巾壺、枕物一如常居。亦帬帔竝言。自釋名裙系下、帔系上。後人乃不知帔帬之別。擅改說文矣。从巾。君聲。渠云切。十三部。按此篆之解各本改爲下裳也。無義。又移其次於常下帴上。今皆更正。
(裠)帬或从衣。
古汉语字典中的「帬」
帬同音字:钴, 栗, 涛, 疼, 涠, 烟,
帬同部首字:钴, 栗, 涛, 疼, 涠, 烟,
帬同笔画字:钴, 栗, 涛, 疼, 涠, 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5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昔」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表达对孩子的爱意的诗句
- 分别以徐伟,康字为开头的诗句 以伟开头的诗句
- 描写边塞战斗的诗句 描写边塞战斗的诗句小学
- 长城的诗词名句-长城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 有关奇石的诗句 奇石的诗句
- 与“千金”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
- 有沐字的诗词有哪些
- 描写夏荷的诗句古诗词
- 园字开头的诗句-园字开头的诗句7个字
- 关于离别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留的诗句
- 古代女子诗词-古代女子诗词大会
- 含有初字的诗句-含有初字的诗句名字
- 孤寂的诗词-内心孤寂的诗词
- 关于书法的诗词-关于书法的诗词歌赋
- 古代古诗词-古代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鼓励学生的诗词歌赋
- 关于寒风的诗句-关于寒风的诗句古诗
- 关于写景的诗句古诗-关于写景的诗句古诗词
- 含有仁的诗句-含有仁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知识
- 屈原爱国的诗词-纪念屈原爱国的诗词
- 渴望的诗词-对爱情渴望的诗词
- 李清照表达爱情的诗词
- 苏轼的诗词浣溪沙
- 秋天浪漫的诗词-秋天浪漫的诗词现代
- 情人诗词名句
- 唐砖电视剧热气球上的诗句是什么?
- 李清照表现愁的诗词全集
- 表白的诗词歌赋
- 大字开头的古诗句
热门诗文
- 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 日出行(白日下昆仑)
- 浣溪沙(荣国生日四首·四之一)
- 汉宫春(答吴子似总斡和章)
-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 减字木兰花(水仙花)
- 玉楼春(赋双头牡丹)
- 耒阳谿夜行(为伤杜甫作)
- 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热门名句
-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 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 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