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螫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shì, zhē,
部首:虫
笔画:17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FOTJ
仓颉:GKLMI
四角:48136
笔顺:横竖横撇竖撇捺撇横撇捺竖折横竖横捺
「螫」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螫shì(ㄕˋ)
1、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
其他字义
螫zhē(ㄓㄜ)
1、义同(一),用于口语。
UNICODE
螫字UNICODE编码U+87AB,10进制: 34731,UTF-32: 000087AB,UTF-8: E8 9E AB。
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sting
造字法
形声:从赦、虫声
English
poison; sting; poisonous insect
「螫」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螫 shì
〈动〉
(1) 毒虫或毒蛇咬刺 [sting]
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梗傅之则愈。——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螫手(咬手);螫刺(扎,刺);螫毒(蜂、蝎等以尾针螫刺行毒。比喻毒害);螫噬(毒虫刺人和野兽咬人);螫虫(尾部有毒针可刺人的虫)
(3) 因恼怒而加害 [do harm]
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韩非子·用人》
(4) 又如:螫搏(螫刺和攫取。毒害人民);螫蝎(用毒刺刺人的蝎子。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
螫组词(常用词组)
螫蜂、螫针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螫 zhē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螫」
螫【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說文》蟲行毒也。《詩·周頌》莫予荓蜂,自求辛螫。《史記·淮隂侯傳》猛虎之猶豫,不如蜂蠆之致螫。《班固·西都賦》盪亡秦之毒螫。
又《周禮·山師註》螫噬之蟲獸。劉音呼落切。《史記·田儋傳》蝮螫手則斬手。《索隱註》螫,音臛。
又《史記·魏其傳》有如兩宮螫將軍。張晏讀郝,火各切。
又《集韻》式夜切《唐韻古音》音赦。《韓詩》自求辛螫,作赦。《廣韻》亦作蠚。
说文解字中的「螫」
说文解字
螫【卷十三】【虫部】
蟲行毒也。从虫赦聲。施隻切
说文解字注
(螫)蟲行毒也。周頌曰。自求辛螫。古亦叚奭爲之。史記有如㒳宮螫將軍、漢書作奭將軍是也。或云䖧音知列切。亦作蜇。从虫。赦聲。施隻切。古音在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螫」
螫同音字:䳐, 麉, 鞠, 翲, 穘, 㪩,
螫同部首字:䳐, 麉, 鞠, 翲, 穘, 㪩,
螫同笔画字:䳐, 麉, 鞠, 翲, 穘, 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54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㳔」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以闲开头的诗句-以闲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冰火两重天”的诗句 冰火两重天的诗句
- 兄弟情义的诗词名句
- 以敲结尾的诗句
- 带"刀"字的诗句有哪些?
- 有关睡眠的古诗词 描写睡眠的诗句
- 以天字开头的诗句-以天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形容失恋的诗词歌赋
- 悠闲的古诗词-悠闲的古诗词歌赋
- 与“梦想成真”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
热门赏析
- 感恩父母诗词-感恩父母诗词精彩片段
- 关于花木的诗词名句-关于花木的诗词名句及赏析
- 含八的诗句-含八的诗句大全
- 关于爱国的诗句古诗陆游
- 关于水的品质的诗句
- 含春色的诗句-含春色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描写情深的诗句
- 关于诚信的诗词歌赋
- 含徒的诗句
- 带张的古诗词-带张的古诗词名字
热门知识
- 汤圆的诗词歌赋
- 包含美字的诗句-包含美字的诗句谚语
- 学术诗词 关于学术的诗句有哪些
- 写故乡的诗句有哪些
- 恋爱诗词-李清照恋爱诗词
- 带有尫字的诗
- 带有叟字的诗-带有叟字的诗句
- 有关零落的诗句
- 喜欢秋天的诗词名句
- 带火字的诗词-带火字的诗词句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 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
-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