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幘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zé,

部首:巾

笔画:14

结构:左右

异体字:帻,

五笔:MHGM

仓颉:LBQMC

四角:45286

笔顺:竖折竖横横竖横竖折横横横撇捺

「幘」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é(ㄗㄜˊ)

1、古代的頭巾。

UNICODE

幘字UNICODE编码U+5E58,10进制: 24152,UTF-32: 00005E58,UTF-8: E5 B9 98。
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turban; conical cap

「幘」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幘」

幘【寅集中】【巾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側革切,音責。《說文》髮有巾曰幘。《玉篇》覆髻也。《急就篇註》幘者,韜髮之巾,所以整嫧髮也。《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廣雅》承露幘,覆結也。《蔡邕·獨斷》幘,古者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元帝額有壯髮,不欲使人見,始進幘服之,羣臣皆隨焉。然尚無巾,至王莽內加巾,故言王莽禿幘施屋。《後漢·輿服志》古者有冠無幘,秦加武將首飾爲絳袙,以表貴賤。其後稍稍作顏題。漢興,續其顏,却摞之,施巾連題。却覆之,今喪幘是其制也,名之曰幘。幘者,賾也,頭首嚴賾也。至孝文,乃高顏題,續之爲耳,崇其巾爲屋,合後施收上下,羣臣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武者短耳。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未冠童子幘無屋。《隋書·禮儀志》文者長耳,謂之介幘。武者短耳,謂之平上幘。

與䶦同。《集韻》齒相値。亦作幘。《左傳·定九年》晳幘而衣貍製。《註》幘,齒上下相値也。

说文解字中的「幘」

说文解字

幘【卷七】【巾部】

髮有巾曰幘。从巾責聲。側革切

说文解字注

(幘)髮有巾曰幘。方言曰。覆髻謂之幘巾。或謂之承露。或謂之覆?。獨曰。幘、古者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漢以後服之。其制日詳。詳見司馬氏輿服志。从巾。聲。側革切。十六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幘」

幘同音字:熬, 㨶, 僫, 緐, 銮, 褞,

幘同部首字:熬, 㨶, 僫, 緐, 銮, 褞,

幘同笔画字:熬, 㨶, 僫, 緐, 銮, 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351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