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鄢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ān,
部首:阝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傿,漹,
五笔:GHGB
仓颉:MFNL
四角:17327
笔顺:横竖横竖横横折捺捺捺捺折竖
「鄢」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鄢yān(一ㄢ)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焉陵县一带。
2、www.
2、姓。
UNICODE
鄢字UNICODE编码U+9122,10进制: 37154,UTF-32: 00009122,UTF-8: E9 84 A2。
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造字法
形声:从焉、阝声
English
name of a district in Honan
「鄢」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鄢 Yān
〈名〉
(1) 古邑名 [Yan city]
(2) 春秋楚别都,汉惠帝时改为宜城,在今湖北省宜城县
(3) 春秋莒邑。又名鄢陵、安陵,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
(4) 周国名 [Yan state]。春秋时为郑所灭,改名鄢陵,在今河南省
(5) 姓
康熙字典中的「鄢」
鄢【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www.
《廣韻》《韻會》於乾切《集韻》於虔切《正韻》因肩切,音焉。《說文》南郡縣名。
又《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地名。在鄭。
又《廣韻》《集韻》於建切,音堰。地名,在楚。《字彙補》《路史·國名紀》:鄢地有三,楚之鄢都,襄陽之宜城也。鄭伯克段于鄢,開封之鄢陵也。若穆叔如莒及鄢陵,則沂之安陵也。《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漢·地志》作。《集韻》作傿,非。
又姓。
说文解字中的「鄢」
说文解字
鄢【卷六】【邑部】
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从邑焉聲。於乾切
说文解字注
(鄢)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南郡宜城、二志同。前志曰。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按今湖北襄陽府宜城縣縣西南九里故鄢城、亦謂之宜城廢縣是也。左傳昭十三年。王沿夏。將欲入鄢。杜曰。夏、漢別名。順流爲沿。順漢水南至鄢也。秦昭襄王卄八年。白起攻楚取鄢鄧。二十九年。白起攻楚取郢爲南郡。高誘曰。秦兵出武關則臨鄢。下黔中則臨郢也。从邑。焉聲。於乾切。十四部。按釋文於建反。又於晩反。又按春秋經傳鄭伯克段于鄢、晉及楚鄭戰于鄢陵、說者謂潁川郡地也。前志作傿陵。
古汉语字典中的「鄢」
鄢同音字:蔜, 蛼, 殜, 犑, 㱮, 楃,
鄢同部首字:蔜, 蛼, 殜, 犑, 㱮, 楃,
鄢同笔画字:蔜, 蛼, 殜, 犑, 㱮, 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431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中国诗词大会董卿说了哪些经典诗句
- 咏物的诗句-咏物的诗句摘抄大全
- 中国歌诗词 流行歌曲中含有中国古诗诗句的歌词
- 有关花的唯美诗词歌赋
- 中华古诗词-与疫情相关的中华古诗词
- 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诗句
- 以黑开头的诗句
- 周开头的诗句-周开头的诗句 唯美
- 美德古诗词儿童 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诗句故事名称
- 关于天台山的诗词 描写天台山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古诗词300首-古诗词300首四年级
- 关于赏花的诗句
- 含有翎字的诗句
- 关于描写思乡的诗句
- 豪迈的古诗词-形容女子豪迈的古诗词
- 关于月的经典诗句-关于月的经典诗句大全
- 关于元宵诗句-关于元宵诗句古诗
- 关于爱国主义的诗词有哪些
- 含有回的古诗句
- 读纳兰容若的诗词
热门知识
- 写中秋的诗句古诗-写中秋的诗句古诗大全水调歌头
- 形容旧友的诗句
- 写团圆的诗句-写团圆的诗句有哪些
- 秋瑾最著名的诗词
- 辛弃疾诗词朗诵-辛弃疾诗词朗诵配乐
- 带有灇字的诗
- 比较有韵味的诗词-比较有韵味的诗词签名
- 形容男人累的诗句
- 描写四月的古诗词有哪些
- 宋代的古诗词-宋代的古诗词的作者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
-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