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斆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xiào,
部首:攵
笔画:20
结构:左右
异体字:斅,敩,
五笔:WFQT
仓颉:HDOK
四角:78440
笔顺:撇竖横横撇捺撇捺折横横捺折折竖横撇横撇捺
「斆」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斆xiào(ㄒ一ㄠˋ)
1、见“敩”。
UNICODE
斆字UNICODE编码U+6586,10进制: 25990,UTF-32: 00006586,UTF-8: E6 96 86。
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teach, instruct; be aroused; awake; intelligent
「斆」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斆」
斅【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胡敎切《集韻》後敎切《韻會》後學切,音效。《說文》覺悟也。篆省作學。《玉篇》敎也。《書·盤庚》盤庚斆于民。《傳》敎也。
又《說命》惟斆學半。《傳》敎然後知困,是爲學之半。
又《集韻》轄覺切,音學。義同。《韻會》學字,《說文》本作斆。今音效。而學校字但作學。○按古文《尚書》學皆作斆。隷釋高彪爲斅者宗。
又五十以斆,卽學字。《說文》在敎部,今倂入。
说文解字中的「斆」
说文解字
斆【卷三】【教部】
覺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臼聲。學,篆文斆省。胡覺切文二重二(重三)
说文解字注
(斆)覺悟也。斆覺㬪韵。學記曰。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謂覺悟也。記又曰。敎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敎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按兌命上學字謂敎。言敎人乃益己之學半。敎人謂之學者。學所以自覺。下之效也。敎人所以覺人。上之施也。故古統謂之學也。枚頤僞尙書說命上字作斆、下字作學。乃巳下同玉篇之分別矣。从教冂。會意。冂、逗。尙矇也。冂下曰。覆也。尙童矇故敎而覺之。此說從冂之意。詳古之製字。作斆從敎。主於覺人。秦以來去攵作學。主於自覺。學記之文。學敎分列。巳與兌命統名爲學者殊矣。聲。胡覺切。三部。後人分別斆胡孝反。學胡覺反。
(學)篆文斆省。此爲篆文。則斆古文也。亦?部之例。
古汉语字典中的「斆」
斆同音字:譥, 鼰, 鰌, 䜖, 鹹, 㢞,
斆同部首字:譥, 鼰, 鰌, 䜖, 鹹, 㢞,
斆同笔画字:譥, 鼰, 鰌, 䜖, 鹹, 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465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棩」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赞美“状元”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状元的诗句
- 与植物有关的诗句诗-与植物有关的诗句诗歌
- 描写四川景色的 诗句 词
- 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励志的诗句全分送 送同事的励志诗句
- 以未开头的诗句
- 带诗词字的诗句 带有春字的古诗句
- 重阳节诗词歌赋-重阳节诗词歌赋选
- 关于紫薇花的诗句或词语 描写紫薇花的词语
- 风山的诗句古诗词
- 谷字开头的诗7l律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松柏的诗句古诗大全
- 关于读书有用的诗句
- 关于写冬天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曦字的诗句-含有曦字的诗句大全
- 关于黄河的诗句古诗句
- 含七的诗词-含七的诗词有哪些
- 含有浩字的诗句-含有浩字的诗句五字
- 含思字的诗句大全
- 含有希字的诗句
- 关于雪景的诗句古诗大全
热门知识
- 退隐诗词 立志高远的诗句
- 思人的诗词-雨中思人的诗词
- 形容“新月”的诗句有哪些?
- 一句歌颂母亲的古诗词 写一句赞美母爱的诗句或格言
- 形容开悟的诗句 王重阳开悟诗
- 六字开头的诗词歌赋
- 描述古代美人的诗词
- 腊八诗词歌赋
- 形容寻找爱人的古诗词有哪些 表达思念爱人的诗句
- 形容“戴绿帽子”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诗文
- 朝中措(渔父十首)
- 【双调】水仙子 钟离
- 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 浣溪沙(赵景山席上用偶赋溪台和韵)
-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 洞仙歌(菊)
- 弈秋
- 湘春夜月·近清明
- 浣溪沙(螺川从善席上叙别)
- 宝鼎现(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
热门名句
- 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 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