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枣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zǎo,
部首:木
笔画:8
结构:上下
异体字:栆,棗,
五笔:GMIU
仓颉:DBY
四角:50303
笔顺:横竖折竖撇捺捺捺
「枣」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枣(棗)zǎo(ㄗㄠˇ)
1、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UNICODE
枣字UNICODE编码U+67A3,10进制: 26531,UTF-32: 000067A3,UTF-8: E6 9E A3。
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Chinese dat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ate tree; dates, jujubes; surname
「枣」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枣
棗 zǎo
〈名〉
(1) (会意。从双朿( cì)。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2) 同本义 [jujube;Chinese date]
枣,羊枣也。——《说文》
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尔雅》
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浣溪沙》
(3) 枣树所结的果实 [date]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梨栗枣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枣核(枣子的核);枣菜(枣子与蔬菜);枣脯(枣子制成的果干);枣榛(枣子与榛子);枣实(枣子);枣蔬(枣子与蔬菜)
康熙字典中的「枣」
棗【辰集中】【木部】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子皓切,音蚤。《說文》果名。《小爾雅》棘實謂之棗。《埤雅》大者棗,小者棘。于文朿爲棘,重朿爲棗,蓋棗性重喬,棘則低矣。
又《儀禮·士昏禮》婦摯舅用棗栗。《疏》以早自謹飭爲義。棗,早也。栗,肅也。《聘禮》夫人勞,使下大夫勞以二竹簠兼執之以進。《註》右手執棗,左手執栗。《疏》棗美,故用右手也。
又酸棗,地名。《前漢·地理志》屬陳留郡。
又姓,出潁川棘子成後,避仇改爲棗。◎按棗、棘字,《說文》別立朿部,今倂入。
说文解字中的「枣」
说文解字
棗【卷七】【朿部】
羊棗也。从重朿。子皓切
说文解字注
(棗)羊棗也。羊葢衍文。羊棗卽木部之梬。爾雅諸棗中之一。與常棗絕殊。不當專取以爲訓。葢此當云棗木也。棗樹隨地有之。盡人所識。赤心而外朿。非羊棗也。必轉寫妄改之誤。从重朿。釋木曰。槐、棘、醜喬。棘卽棗也。析言則分棗、棘。統言則曰棘。周禮。外朝九棘三槐。棘正謂棗。故注云。取其赤心而外刺。上句曰喬。故从重朿會意。子皓切。古音在三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枣」
枣同音字:怵, 弤, 服, 㭎, 岶, 炁,
枣同部首字:怵, 弤, 服, 㭎, 岶, 炁,
枣同笔画字:怵, 弤, 服, 㭎, 岶, 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481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有关夏天的诗词-有关夏天的诗词美篇
- 以由字开头的诗句
- 以切字开头的诗句-以切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与方向有关的诗句
- 描写“广西”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广西的诗句
- 以平开头的诗句-以平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担当精神诗词 有关担当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枫叶的诗词
- 关于中国年的诗句
- 订婚诗词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经典诗句
热门赏析
- 跟长征有关的诗词-跟长征有关的诗词名句
- 含水的诗句古诗大全
- 关于别离的诗句-关于别离的诗句查询结果名句网
- 含有自字的诗句100首
- 关于诸葛亮的经典诗句
- 关于教育的诗词-关于教育的诗词古文
- 关于柳条的诗句古诗-关于柳条的诗句古诗阅读方面
- 关于麻雀的诗句-关于麻雀的诗句小学生
- 含烟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路字的诗句-含有路字的诗句100首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 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