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琳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lín,
部首:王
笔画:12
结构:左中右
异体字:玪,
五笔:GSSY
仓颉:MGDD
四角:14190
笔顺:横横竖横横竖撇捺横竖撇捺
「琳」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琳lín(ㄌ一ㄣˊ)
1、美玉:琳珉。琳琅(a.美玉,喻美好珍贵的东西,如“琳琳满目”;b.玉石发出的声音)。
UNICODE
琳字UNICODE编码U+7433,10进制: 29747,UTF-32: 00007433,UTF-8: E7 90 B3。
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beautiful jade
造字法
形声:从王、林声
English
beautiful jade, gem
「琳」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琳 lín
〈名〉
(1) (形声。从玉,林声。本义:美玉)
(2) 同本义 [beautiful jade]
琳,美玉也。——《说文》
琳,玉也。——《尔雅》
琳珉昆吾。——《汉书·司马相如传》。注:“玉也。”
厥贡惟救琳琅玕。——《书·禹贡》。郑注:“琳,美石也。”
(3) 又如:琳珉(美玉名);琳华(仙界的花);琳札(珍贵的书札);琳珪(美玉);琳球(指美玉);琳与(美玉)
(4) 青色玉 [black jade]。如:琳函(青碧色的玉制封套);琳宫梵宇(道观;佛寺);琳宇(神仙的居所。后用为道观的美称)
琳组词(常用词组)
琳琅、琳琅满目
康熙字典中的「琳」
琳【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玪《唐韻》力尋切《集韻》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林。《說文》美玉也。《廣韻》玉名。《書·禹貢》厥貢惟球琳琅玕。《傳》球,琳,皆玉名。《前漢·司馬相如傳》琳珉昆吾。《師古註》琳,玉也。
又人名。《史記·高祖功臣年表》蓼侯孔臧子琳位至諸吏。
又國名。《洞冥記》琴國去長安九千里,生玉葉李,色如碧玉。
说文解字中的「琳」
说文解字
琳【卷一】【玉部】
美玉也。从玉林聲。力尋切〖注〗玪,古文。
说文解字注
(琳)美玉也。高注淮南、王注楚辭、李孫郭注爾雅皆曰。琳、美玉名。某氏注尙書曰。琳、玉名。从王。林聲。力尋切。七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琳」
lín
美玉;青碧色的玉。张衡《西京赋》:“珊瑚琳碧。”
【琳琅】⒈美玉。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如“琳琅满目”。琳同音字:敠, 㨗, 景, 媡, 猸, 閐,
琳同部首字:敠, 㨗, 景, 媡, 猸, 閐,
琳同笔画字:敠, 㨗, 景, 媡, 猸, 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595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描述女人美的古代诗句
- 描写少年、青春的诗句
- 描写夜晚的诗句
- 诗词晓雨 晓雨开头的诗句
- 描写花香芬芳扑鼻的诗句有哪些
- 中秋节日诗句大全
- 范仲淹的诗词 范仲淹最经典的诗句有哪些
- 有哪些含有对偶修辞手法的诗句
- 以织字开头的诗句-以织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表示女子等了很久却不见君归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儿童诗词大全-儿童诗词大全100首短带图片
- 关于植物的古诗词大全
- 感情诗词大全-感情诗词大全100首
- 关于描写笋的诗句
- 含有春字的七字诗句
- 关于夏天诗句古诗-关于夏天诗句古诗大全
- 关于女孩子的诗词
- 含百字的诗句大全
- 好诗句大全-好诗句大全唯美现代
- 古代相思的诗句经典-古代相思的诗句经典语录
热门知识
- 同学情谊的古诗词-比喻同学情谊的古诗词
- 唐宋的诗词有多少
- 带有澜字的诗-带有澜字的诗句
- 文天祥的爱国诗词大全
- 带有擘字的诗
-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词-描写清明节的古诗词带动作朗读视频
- 带史的古诗词-带史的古诗词寓意好的
- 写思乡的诗句有哪些-一年级描写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 形容雪很美诗句
- 写关于描写月色的古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