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芧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xù, zhù,
部首:艹
笔画:7
结构:上下
异体字:苧,
五笔:ACBJ
仓颉:TNIN
四角:44202
笔顺:横竖竖折捺折竖
「芧」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芧xù(ㄒㄨˋ)
1、栎树;亦指栎实:“狙公赋芧。”
其他字义
芧zhù(ㄓㄨˋ)
1、三棱草,茎直立,三棱形。
UNICODE
芧字UNICODE编码U+82A7,10进制: 33447,UTF-32: 000082A7,UTF-8: E8 8A A7。
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chestnut oak
「芧」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芧 xù
〈名〉
(1) 橡树,栎的一种 [oak]
先生居山林,食芧栗。(芧栗:橡实)——《庄子·徐无鬼》
(2) 橡实 [acorn]
狙公赋芧。——《庄子·齐物论》。成玄英疏:“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3) 另见 zhù
查询·新华字典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芧 zhù
〈名〉
(1) 草名,亦名三棱,荆三棱 [Yagara bulrush],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沼泽旁边,茎三角形,高三四尺,外表光泽,中有白穰,柔如藤,可织物,花色浓褐
蒋茅青芧。——《史记》
(2) 另见 xù
康熙字典中的「芧」
芧【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正韻》同苧。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蔣芧靑薠。《註》芧,三稜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音序。木名,栩也。
又芧栗。《莊子·徐無鬼》先生居山林,食芧栗。
又《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怒,朝四而暮三,衆狙皆喜。李軌讀作羊諸切,音余。
说文解字中的「芧」
说文解字
芧【卷一】【艸部】
艸也。从艸予聲。可以爲繩。直呂切
说文解字注
(芧)艸也。上林賦蔣芧靑薠。張揖曰。芧三棱也。郭樸音杼。按三棱者蘇頌圖經所謂葉似莎艸極長、莖三陵如削、高五六尺、莖端開花是也。江蘇蘆灘中極多。呼爲馬芧。音同宁。莖可繫物。亦可辮之爲索。南都賦。藨苧薠莞。李注引說文苧可以爲索。葢賦文本作芧。文上林賦亦作苧。苧者、芧之別字。从艸。予聲。直呂切。五部。可㠯爲繩。
古汉语字典中的「芧」
芧同音字:㔘, 䌸, 玛, 忷, 坠, 灼,
芧同部首字:㔘, 䌸, 玛, 忷, 坠, 灼,
芧同笔画字:㔘, 䌸, 玛, 忷, 坠, 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601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蒙古族诗词特点 描写蒙古族的诗句
- 描写春天的诗句思念古诗词 思念的古诗词
- 曹雪芹诗句十里稻花香
- 描写“蟾蜍”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感谢老师的诗词-赞美感谢老师的诗词歌赋
- 以四开头的诗句-以四开头的诗句积极
- 关于“火车”的诗句有哪些?
- 求带有霸气的诗句还有类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
- 描写太阳的诗词 描写太阳出来的诗句
- 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自编
热门赏析
- 含有四的的诗句
- 含有年字的诗句古诗
- 含有诗字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紫色的诗句-含有紫色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爱国情感的诗句-关于爱国情感的诗句有哪些
- 高中文言文诗词名句-高中文言文诗词名句集锦
- 关于乡愁的诗句古诗大全
- 刚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八的古诗词
- 杜甫诗词集-杜甫诗词集锦
热门知识
- 形容多才多艺男子诗句 形容多才多艺的诗句
- 带有闹字的诗-带有闹字的诗词
- 写典故的诗句
- 小学一年级古诗词大全集
- 九年级下册诗词-九年级下册诗词四首人教版
- 表达恋人分手的古诗词
- 写刀的诗句
- 梅花古诗词王安石-梅花古诗词王安石毛笔字
- 坚持的诗句-坚持的诗句有哪些
- 写赞美老师的诗句-写赞美老师的诗句100百字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