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郳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ní,
部首:阝
笔画:10
结构:左右
异体字:兒,
五笔:VQBH
仓颉:HUNL
四角:77227
笔顺:撇竖横折横横撇折折竖
「郳」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郳ní(ㄋ一ˊ)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东(一说在枣庄市西北)。
2、查询·新华字典
2、姓。
UNICODE
郳字UNICODE编码U+90F3,10进制: 37107,UTF-32: 000090F3,UTF-8: E9 83 B3。
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state in Shandong province
「郳」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郳」
郳【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五稽切《集韻》硏奚切《韻會》五雞切,音倪。國名。《春秋·莊五年》秋,郳犁來來朝。《註》郳,附庸國也。東海昌慮縣東北有郳城。犁來,名也。後爲小邾子。
又姓。通作倪。
说文解字中的「郳」
说文解字
郳【卷六】【邑部】
齊地。从邑兒聲。《春秋傳》曰:“齊高厚定郳田。”五雞切
说文解字注
(郳)齊地。从邑。兒聲。五雞切。十六部。春秋傳曰。齊高厚定郳田。左傳襄六年。齊矦滅萊。遷萊于郳。高厚、崔杼定其田。杜云。遷萊子於郳國。正義云。郳卽小邾。小邾附屬於齊。故滅萊國而遷其君於小邾。按世本云。邾顏居邾。肥徙郳。宋仲子注。邾顏別封小子肥於郳、爲小邾子。左傳曰。魯擊?聞於邾。小邾者、邾所別封。則其地亦在邾魯。不當爲齊地。今鄒縣有故邾城。滕縣東南有郳城。皆魯地。且郳之偁小邾久矣。不應又忽爲郳也。許意郳是齊地。非小邾國。凡地名同實異者不可枚數。如許書邾非鄒國、是其例也。據傳云遷萊於郳。高厚、崔杼定其田。葢定其與萊君之田。以郳田與之也。
古汉语字典中的「郳」
郳同音字:㢄, 㤟, 莤, 逌, 莜, 莓,
郳同部首字:㢄, 㤟, 莤, 逌, 莜, 莓,
郳同笔画字:㢄, 㤟, 莤, 逌, 莜, 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695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描写生日快乐的古诗词 有关生日的古诗句
- 求一首祝17岁女孩生日快乐的诗句 祝女孩生日快乐的诗句
- 有风字的诗词-有风字的诗词歌赋
- 请写两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 与教育有关的古诗词-与教育有关的古诗词朗诵
- 描写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风景,景色的诗句
- 以松字开头的诗句
- 有关月牙的诗句 描写月牙的美好诗句
- 有关于节日的古诗词-有关于节日的古诗词五言
- 《醉红尘》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桂花的诗词名句-关于桂花的诗词名句词语
- 含有离别之意的诗句
- 含有动物的诗词-含有动物的诗词句子
- 关于向往美好的诗词
- 关于珍惜时间的诗词-关于珍惜时间的诗词名句
- 关于谭的诗句-关于谭的诗句大全
- 关于竹的诗句古诗句
- 含有动物的诗句100首-含有动物的诗句100首诗
- 关于名胜古迹的古诗句-关于名胜古迹的古诗句长一点的
- 含西的诗句-含西的诗句是什么
热门知识
- 下雨天独自赏荷花思念忧虑的诗句 下雨天的荷花
- 描写重阳节的诗词名句
- 唐古诗词大全
- 描写恋情的经典古诗词
- 带有鐮字的诗
- 表达喜欢的诗词有哪些
- 王安石诗词代表作-王安石诗词代表作品
- 带有飞字的古诗词-带有飞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 唐朝王维诗词-唐朝王维诗词鹿柴
- 带有闶字的诗
热门诗文
-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
- 入朝洛堤步月
- 潇湘夜雨(濡须对雪)
- 噫嘻
- 摸鱼儿(送窦制干赴漕趁班)
- 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
- 行香子(寿邓宰母·二月初五)
- 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
- 稼说送张琥
- 摸鱼儿(为遗蜕山中桃花作,寄冯云月)
热门名句
-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一派青山景色幽, 前人田地后人收。
-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