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蠭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fēng,
部首:虫
笔画:22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TDHJ
仓颉:YJLII
四角:37136
笔顺:撇折捺横横横竖捺折捺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横捺
「蠭」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蠭fēng(ㄈㄥ)
1、同“蜂”。
UNICODE
蠭字UNICODE编码U+882D,10进制: 34861,UTF-32: 0000882D,UTF-8: E8 A0 AD。
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bees, hornets, wasps
「蠭」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蠭」
蠭【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敷容切,音丰。《說文》飛蟲,螫人者。《詩·商頌》莫予荓蠭。《左傳·僖二十二年》蠭蠆有毒。《爾雅·釋蟲》蠭,醜螸。《又》土蠭。《註》江東呼大蠭在地中作房者爲土蠭,啖其子,卽馬蠭。《又》木蠭。《註》似土蠭而小,在樹上作房,江東亦呼爲木蠭,又食其子。《爾雅翼》蜂種類至多,其黃色細者,謂之穉蜂。
又蜜蜂,人收而養之,一日兩出而聚鳴,號爲兩衙,其出採花者,取花鬚上粉置兩髀,或採而無所得,經宿不敢歸房中。
又旗名。《左傳·哀二年》獲其蠭旗。
又舟名。《拾遺記》武王伐紂,有蠭狀如丹鳥,飛集王舟,翼日南梟紂,名其船曰蠭舟。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杓端有二星,一內爲矛招搖,一外爲盾天蠭。
又地名。《拾遺記》燃丘國獻比翼鳥,使者經蠭岑。
又與鋒通。《前漢·韓王信傳》及其蠭東向,可以爭天下。《師古註》蠭,鋒同。《長箋》逢二虫,會遭遇毒蟲,意寓戒心也。隷書傳省作蜂。《埤雅》蜂,其毒在尾,垂穎如鋒,故謂之蜂也。《集韻》本作蠭,或作䗬、蚌。《韻會》又作。
说文解字中的「蠭」
说文解字
蠭【卷十三】【䖵部】
飛蟲螫人者。从䖵逢聲。,古文省。容切
说文解字注
(蠭)飛蟲螫人者。左傳。蠭?有毒。按釋蟲言土蠭、木蠭。無單言蠭者。許書則?蠃下云。細腰土蠭也。卽爾雅之土蠭。然則此單言蠭。卽爾雅之木蠭也。本艸經露蜂房、亦謂木上大黃蠭窠也。其房大者如罋。小者如桶。云露蠭、正對土蠭在地中言之。許謂土蠭爲細要純雄。其飛蟲螫人者、則謂大黃蠭。竝非細要純雄無子者。內則、檀弓謂之范。俗作。其子可食。故內則庶羞雀、鷃、蜩、范。从䖵。逢聲。敷容切。九部。
((图675A-06))古文省。
古汉语字典中的「蠭」
蠭同音字:鑑, 穱, 龒, 瓕, 爠, 聽,
蠭同部首字:鑑, 穱, 龒, 瓕, 爠, 聽,
蠭同笔画字:鑑, 穱, 龒, 瓕, 爠, 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761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中国诗词大会用的诗句
- 求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看到的诗句
- 雨天读书的诗句
- 关于雪原的诗句
-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小学生必背的)
- 以中开头的诗句-以中开头的诗句大全
- 描写盛会的诗句
- 兄弟诗词名句大全
- 描写大明宫的诗词 关于大明宫的诗句
- 赞美烈士的诗句 歌颂现代烈士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娇的诗句-关于娇的诗句形容人
- 关于月光的诗句-关于月光的诗句唯美
- 关于牛的诗句古诗-关于牛的诗句古诗词
- 关于勤奋的古诗词-关于勤奋的古诗词名言
- 关于写乡愁的现代诗词
- 关于写菊花的诗句-关于写菊花的诗句有
- 关于等待爱情的诗句-关于等待爱情的诗句名言
- 关于闲的诗句-关于闲的诗句的事例
- 关于手足情深的诗词
- 关于迹的诗句
热门知识
- 初三的诗句-初三的诗句大全
- 夕阳古诗词-夕阳古诗词吴江
- 写鸟的古诗句-写鸟的古诗句3句
- 写花木的诗句
- 晨字开头诗词
- 苏东坡形容美食诗词全集
- 矛盾的古诗词
- 努力拼搏的诗句古诗词
- 文艺的诗词句子
- 写亲人去世了非常想她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
-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
- 叹流年、又成虚度
-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