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汁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zhī,
部首:氵
笔画:5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IFH
仓颉:EJ
四角:34100
笔顺:捺捺横横竖
「汁」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汁zhī(ㄓ)
1、混有某种物质的水:汁液。墨汁。果汁。胆汁。脑汁。
UNICODE
汁字UNICODE编码U+6C41,10进制: 27713,UTF-32: 00006C41,UTF-8: E6 B1 81。
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extract、juice、liquor、succus
造字法
形声:从氵、十声
English
juice, liquor, fluid, sap, gravy, sauce
「汁」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汁 zhī
〈名〉
(1) (形声。从水,十声。本义: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
(2) 同本义 [juice]
汁,液也。——《说文》
拾瀋。——《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瀋。”
函牛之鼎以亨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后汉书·边让传》
(3) 又如:汁子(汁液;汤汁);汁滓(汁液与渣滓);汁献(求神用香酒);墨汁;豆汁;胆汁;茄汁;酸橙汁
(4) 雨夹雪 [rain and snow mixed]
[仲冬之月]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礼记·月令》。注:“雨汁者,水雪杂下也。”
汁组词(常用词组)
汁水、汁液
康熙字典中的「汁」
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韻會》之十切《集韻》《正韻》質入切,音執。《說文》液也。《禮·郊特牲》汁獻涗於醆酒。《註》獻讀爲莎。秬鬯者,中有煮鬱,和以盎齊,摩莎泲之,出其香汁,因謂之汁莎。
又啜汁。《史記·魏世家》客曰:彼勸太子戰攻,欲啜汁者衆。《註》喩冀功勳者衆也。
又雨雪雜下曰汁。《禮·月令》仲冬行秋令,則天時雨汁,瓜瓠不成。
又《集韻》檄頰切,音協。與協通。和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協,關西曰汁。《張衡·西京賦》五緯相汁,以旅於東井。《左思·吳都賦》皆與謠俗汁協,律呂相應。《註》猶叶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未爲協洽。《史記·歷書》作汁洽。《李巡云》言隂陽化生,萬物和合,故曰協洽也。
又《緯書》汁光紀,黑帝名。《周禮註》黑曰汁光紀,顓頊食焉。汁音叶,劉昌宗讀。亦作子集切。
又《集韻》實入切,音十。䦹邡,縣名,在蜀。或从邑作。亦作汁。
说文解字中的「汁」
说文解字
汁【卷十一】【水部】
液也。从水十聲。之入切
说文解字注
(汁)液也。古經傳多假汁爲叶。方言曰。斟、協、汁也。北燕朝鮮洌水之閒曰斟。自關而東曰協。關西曰汁。此兼瀋汁和叶而言。如台朕賚畀卜陽予也之例。汁液必出於和協。故其音義通也。从水。十聲。之入切。七部。漢汁邡縣用此字。
古汉语字典中的「汁」
汁同音字:北, 帄, 冎, 疒, 㚢, 台,
汁同部首字:北, 帄, 冎, 疒, 㚢, 台,
汁同笔画字:北, 帄, 冎, 疒, 㚢, 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775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关于征战的诗句 征战沙场霸气的诗词
- 保卫南海领土的诗句
- 中秋节离别的诗句古诗词
- 祝愿的古诗词-对宝宝美好祝愿的古诗词
- 关于亲情的诗句
- 关于麦子的诗句
- 花中少女的诗句
- 祝爱人生日快乐古诗词 祝情人生日快乐的诗句有哪些
- 山前诗词 关于山诗句有哪些
- 眉眼的诗词 描写眉眼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含美的诗词
- 含有比喻的古诗句-含有比喻的古诗句大全50句
- 关于等待的诗句古诗词
- 含器的诗句
- 龚自珍的代表作诗词
- 关于竹子的古诗句-关于竹子的古诗句子
- 含硫的诗句
- 和珍惜时间有关的诗句-和珍惜时间有关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 含晋的诗句
- 关于鼓励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