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鈞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ūn,
部首:釒
笔画:12
结构:左右
异体字:均,銁,銞,钧,
五笔:QQUG
仓颉:CPIM
四角:87120
笔顺: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撇折捺横
「鈞」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鈞jūn(ㄐㄨㄣ)
1、见“钧”。
UNICODE
鈞字UNICODE编码U+921E,10进制: 37406,UTF-32: 0000921E,UTF-8: E9 88 9E。
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unit of measure equivalent to thirty catties
「鈞」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鈞」
鈞【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查询·新华字典
〔古文〕銞《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規倫切,音均。《說文》三十斤也。《孟康曰》萬一千五百二十銖。《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疏》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鈞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輕,而立民信也。
又《集韻》一曰陶旊輪。《正字通》陶人模下圓轉者爲鈞。《前漢·賈誼傳師古註》陶家名轉者爲鈞,蓋取周回調均之義。
又大鈞,天也。《前漢·賈誼傳》大鈞播物,坱圠無垠。《註》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鈞上,此以造物爲大鈞也。言造化爲人,亦猶陶之造瓦耳。
又《杜甫詩》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又樂名。《張衡·西京賦》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
又劒名。《淮南子·覽冥訓》淳鈞之器成。《註》淳鈞,古劒。
又地名。《左傳·昭四年》夏啓有鈞臺之享。《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
又水名。《前漢·霍去病傳》涉鈞者。《註》鈞耆,水名。
又姓。《風俗通》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
又與均同。平也。《詩·大雅》四鍭旣鈞。《註》矢鏃重羽輕,必參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左傳·成六年》善鈞從衆。《註》鈞,等也。
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鈞聲。《註》鈞,同其聲。《集韻》或書作。
说文解字中的「鈞」
说文解字
鈞【卷十四】【金部】
三十斤也。从金勻聲。銞,古文鈞从旬。居勻切
说文解字注
(鈞)三十斤也。斤者、十六兩也。三十斤、爲銖萬一千五百二十。爲絫二十七萬六千四百八十。漢志曰。鈞者、均也。陽施其氣。陰化其物。皆得其成就平均也。按古多叚鈞爲均。从金。匀聲。居匀切。十二部。
(銞)古文鈞。从旬。古旬匀多通用。
古汉语字典中的「鈞」
鈞同音字:筏, 竣, 㥎, 㪒, 揌, 锁,
鈞同部首字:筏, 竣, 㥎, 㪒, 揌, 锁,
鈞同笔画字:筏, 竣, 㥎, 㪒, 揌, 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784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有关成都的诗词名句
- 以此字开头的诗句
- 中考的诗句!!!!!!!!!!!!!!
- 有关思乡的诗词-有关思乡的诗词或边塞诗
- 有没有形容深刻友谊的诗句?比如形容管鲍之交的?
- 一年级古诗词大全集20-一年级古诗词大全集20登乐游原
- 含有皓字的诗句
- 关于雨的诗句伤感的
- 自编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
- 关于菊花的短诗句
热门赏析
- 歌颂美女的诗词-歌颂美女的诗词歌赋
- 含有酒字的诗词句
- 关于春天古诗词100首
- 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两句
- 关于西北的诗词-关于西北的诗词歌赋
- 反映科学哲理的诗句大全
- 关于惧的诗句-有关惧的诗句
- 发开头的古诗句
- 告别过去的诗词
- 古代思念的诗词-古代思念的诗词感悟
热门知识
- 船诗词-打渔船诗词
- 现代诗词爱情-现代诗词爱情两个人
- 羊年生李姓女孩取《诗经》中诗句为名那句好
- 描写小草的诗词名句
- 描写手足情深的诗词
- 春天的古诗词三百首
- 带有庙字的诗-带有庙字的诗句
- 晴的诗词-一会雨一会晴的诗词
- 晚上散步诗词 有关“散步”的诗句
- 李商隐的诗词景色-李商隐的诗词景色原文。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