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瀵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fèn,
部首:氵
笔画:20
结构:左右
异体字:
五笔:IOLW
仓颉:EFDC
四角:39181
笔顺:捺捺横捺撇横竖撇捺竖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捺
「瀵」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瀵fèn(ㄈㄣˋ)
1、水由地面下喷出漫溢。
UNICODE
瀵字UNICODE编码U+7035,10进制: 28725,UTF-32: 00007035,UTF-8: E7 80 B5。
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瀵」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瀵 fèn
〈动〉
(1) 水由地面下喷出漫溢 [gush]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列子·汤问》
(2) 又如:瀵泉(陕西把从地层深处喷出地表的水叫做瀵泉)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瀵」
瀵【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方問切,音糞。水名。《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疏》尾,猶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水經注》南瀵水,出汾隂縣南。
又神瀵,出終北國。《列子·湯問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狀如甔甀,頂有口,名曰滋穴,有水湧出,名曰神瀵,臭過椒蘭,味同醪醴。
又《集韻》普悶切,音噴。義同。
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湓去聲。水浸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蘂。
说文解字中的「瀵」
说文解字
瀵【卷十一】【水部】
水浸也。从水糞聲。《爾雅》曰:“瀵,大出尾下。”方問切
说文解字注
(瀵)水漫也。漫各本作浸。今依集韵訂。說文水部無漫。當作曼。曼者、引也。瀵者、水之引而愈出也。曼瀵聲類相近。从水。聲。讀若粉。方問切。廣韵匹問切。十三部。爾雅曰。瀵大出尾下。釋水文。郭云。今河東汾陰縣有水口如車輪。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名之曰瀵。郃陽縣復有瀵。亦如之。相去數里。而夾河河中陼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潛相通。按地理志上谷郡潘縣。師古普半反。全氏祖望據水經注河水過蒲阪下、引帝王世紀曰。舜都蒲阪。或言都平陽及瀵。正前志潘當作瀵。
古汉语字典中的「瀵」
瀵同音字:鐣, 㸋, 䮬, 贍, 譣, 黤,
瀵同部首字:鐣, 㸋, 䮬, 贍, 譣, 黤,
瀵同笔画字:鐣, 㸋, 䮬, 贍, 譣, 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829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䆩」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关于虚心使人进步的诗句 名人名言 故事
- 有关读书的诗词-有关读书的诗词大全
- 描写祠堂的诗句有哪些
- 咏柳诗句-咏柳诗句意思
- 好听的歌曲,要古风,柔美,歌词诗句或诗意感
- 有关气量的诗句
- 蕴含哲理的诗词有哪些
- 表达“在路上遇到挫折,但努力前途还有光明”的诗句有哪些?
- 以当结尾的诗句
- 以说字结尾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含有次的诗句
- 关于七夕节的诗句大全
- 含有山字的诗词-含有山字的诗词有哪些
- 关于江南的诗句-关于江南的诗句两句
- 关于描写葡萄的古诗词
- 花的诗词歌赋-关于荷花的诗词歌赋
- 含色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月季花的诗词名句
- 关于描写湖光山色的诗句
- 含有夏的诗词句
热门知识
- 近代诗词三百首
- 阳历新年诗词贺词 元旦的诗词诗句
- 写岳飞的诗句-写岳飞的诗句有哪些
- 比较唯美的古诗词-比较唯美的古诗词全文
- 描写黄山的古诗词-描写黄山的古诗词赏析
- 描写动物的诗词名句
- 有关匠人的诗句
- 爱情诗词歌赋大全-爱情诗词歌赋大全 经典
- 落字结尾的诗词
- 描写风景好的诗词
热门诗文
- 减字木兰花(九劝)
- 偷声木兰花(般涉调)
- 忆旧游(大都长春宫,即旧之太极宫也)
-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 踏莎行·郴州旅舍
- 好事近(十二之十一)
-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 长干行·妾发初覆额
-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
- 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热门名句
- 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 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 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