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山水的古诗句
-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望天门山
李白
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李白
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洞庭
刘禹锡
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登襄阳城
杜审言
唐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杜陵绝句
李白
唐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瀑布
施肩吾
唐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西江月·顷在黄州
苏轼
宋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山行(一作山中作)
项斯
唐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渡江云·小石
周邦彦
宋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沈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angxi/1177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咏梅的诗句有哪些-小学咏梅的诗句有哪些
- 沙漠晚霞的诗词 描写晚霞的诗句有哪些
- 以病字开头的诗句
- 哲理诗词名句 经典-哲理诗词名句 经典语录
- 清心寡欲、超凡脱俗的诗句
- 霸王别姬的诗句是什么啊
- 描写夏季景色的诗句两句
- 以上字开头的诗句-以上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身不由己”的诗句有哪些?
- 卓文君经典诗词
推荐汉语
- 「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全开头的古诗词
- 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全集-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全集下载
- 说说诗词
- 柳永的诗词名句
- 坚强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小草坚强的诗句有哪些
- 成功诗词名句大全
- 瑶台玉凤的诗词 有关玉凤的诗句
- 李商隐诗词全部
- 包含节字的诗句
- 柳永诗词情感
热门诗文
- 丹凤吟(越调)
-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 清平乐(雪)
- 柳宜城鹊巢歌
- 四楼子
- 遂宁好(并序)
- 水调歌头(于壁,一怀以归)
- 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
- 渔家·卖得鲜鱼二百钱
- 浣溪沙(政和壬辰正月豫章龟潭作,时徐师川、洪驹父、汪彦章携酒来作别)
热门名句
-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
-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