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爱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
满江红·写怀
岳飞
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观书
于谦
明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寄吴冲卿
王安石
宋
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与君语承华,念此非不夙。
恨无数顷田,归耕使成熟。
当官拙自计,易用忤流俗。
穷年走区区,得谤大於屋。
归来污省舍,又继故人躅。
相逢只数步,吏桉常填目。
切嗟非无朋,阻阔嗟何速。
孤危失所助,把卷常恨独。
虚名终自误,谬恩何见蹙。
清明有冲卿,奥美如晦叔。
时谓当选升,屈指尚五六。
揆才最不称,饕宠宁无恧。
殷勤故人书,纸尾又见勖。
君虽好德言,我自望忠告。
易称动不括,传论大明服。
进为非成材,罪恐不容赎。
岁残东风生,陕树尘翳麴。
何缘一杯酒,谈笑相追逐。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魏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满江红·写怀
岳飞
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观书
于谦
明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观书
于谦
明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长歌行
汉乐府
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观书
于谦
明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长歌行
汉乐府
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angxi/1207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关于墨荷的诗句 形容墨荷的诗句
- 运用比喻的诗句有哪些
- 有哪些意境唯美的诗词
- 以悔开头的诗句-以悔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溱湖风景区有关诗句
- 有关描写生日的古诗词
- 求关于与躺在床上或睡觉的诗句或古文。
- 带"江"字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带江字的诗句有哪些
- 以老结尾的诗句-以老结尾的诗句,和以婆结尾的诗句
- 那句有关楚留香的诗句是怎样的
推荐汉语
- 「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一片乌云诗词 关于乌云的诗句有哪些
- 写愁的诗句-写愁的诗句古诗大全
- 唐伯虎诗词一剪梅-唐伯虎诗词一剪梅全文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谁的诗句
- 庐山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 《万山潭作》孟浩然唐诗鉴赏
- 写家的古诗词-写家温暖的古诗词
- 带有廔字的诗
- 十四个字的诗句-十四个字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梅花精神的诗句古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 恨入空帷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
-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 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