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活字的诗句
-
良耜
佚名
先秦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载芟
佚名
先秦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耕,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不洽百礼。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次韵杨廷秀待制寄题朱氏涣然书院
周必大
宋
诚斋万事悟活法,诲人有功如利涉。
嗟我大类醯鸡然,时复一窥甕中天。
献转运使雷谏议
王禹偁
宋
江南江北接王畿,漕运帆樯去似飞。
父子才有同富国,君王无事免宵衣。
屏除奸吏魂应丧,养活疲民肉渐肥。
还有文场爱恩客,望尘情抱倍依依。
春阴
揭轨
明
梨花门巷泥活活,杨柳窗户绿阴阴。
轩车不来又几日,风雨相思劳寸心。
舒州红稻宜晚饭,采石碧酒堪幽寻。
故人何可久不见,我有新诗思共吟。
题鲁京尹所藏双鹰图
李东阳
明
霜风摵摵空林响,朔气随空入萧爽。
两鹰意气殊绝群,俯视平川如一掌。
玄云著树凝不飞,野日照地寒无辉。
褵身欲下不肯下,似觉深山狐兔稀。
丹青落手翩欲活,蠙上惊看锦绦脱。
江湖浩荡水烟深,万里阳台渺天末。
时维八月炎暑空,两鹰角立如争雄。
周旋九弦隘八极,此意岂在风尘中。
知公有才非搏击,我意亦欲辞樊笼。
只应共逐鹓鸾去,去上丹山十二重。
余夙抱烟霞之癖每怀匡庐天台诸名胜心期长往
殷迈
明
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
狉狉鹿豕篱畔,忙忙燕雀檐牙。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庞谦孺
宋
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蓄积为众鶵,此意古所敦。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沁园春·寿史君黄少卿
王迈
宋
一笑樽前,数雄甲辰,几位上台。有唐裴相,徜徉绿野,我朝富老,游戏昆台。淮蔡功成,惊天动地,似胜单车和虏回。谁知道,活流民数万,赛过平淮。君侯初度奇哉。五百岁、三贤前后来。任朱幡西向,不妨为富,义旗北指,也解为裴,将相功名,时来便做,且醉红蕖三百杯。相期处,要千年汗竹,名节崔嵬。
答维溪
赵崇鉘
宋
维溪插架三千轴,葺茝纫兰得自娱。
会须握手论活法,静看碧水生玄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angxi/1405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诗词中抒发年华易逝的诗句
- “十里桃花霞满天”后面的诗句是啥
- 描写石雕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牡丹的诗词歌赋-赞美牡丹的诗词歌赋繁体字
- 有关惜别的诗句
- 夜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兄弟古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词
- 传统美德诗句
- 与喝酒有关的诗句
- 最霸气的诗词句子
推荐汉语
- 「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带钧字的诗词歌赋
- 表示情感失落的诗词-表示情感失落的诗词诸神之战电影
- 卜开头的诗句
- 带有扯字的诗-带有扯字的诗句
- 形容分手的古诗词
- 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词诵读
- 三月的诗句有哪些
- 表示分手的古诗词
- 清代著名诗词-清代著名诗词有哪些
- 形容都江堰的诗句
热门诗文
- 杂诗三首·其三
- 子产诵
- 与讲师互谑
- 秋兴(桐飞一叶海天秋)
-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华发寻春喜见梅)
-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 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
- 梁甫吟(步出齐城门)
- 鹧鸪天(梦符置酒于野堂,出家姬歌自制词以侑觞,次韵)
- 水调歌头(寿留守刘枢密)
热门名句
-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
- 毕竟年年用着来,何似休归去
- 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 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