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重阳的诗句古诗大全长的
-
满江红·喜遇重阳
宋江
宋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九日五首·其一
杜甫
唐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大有·九日
潘希白
宋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陈师道
宋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九日登高台寺
沈辂
清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九日登清水营城
齐之鸾
明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九日寄岑参
杜甫
唐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阴行先
唐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
宋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走马,雕弓{扌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宋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angxi/1501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赞美语言的古诗词
- 霸王别姬的诗句是什么啊
- 领导被调走送别的诗句
- 沐歌相关诗词 带“沐”的唯美诗句有哪些
- 含有“展”字的诗句有哪些
- 与成都有关的诗词-与成都有关的诗词散文
- 哪些诗句里带有“艺”这个字
- 以船字开头的诗句-以船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徐霞客的诗句
- 以不结尾的诗句
推荐汉语
- 「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有关反问的诗句有哪些
- 带日的古诗词有哪些
- 带柳字的古诗词100首
- 诗词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作者:王昌龄)唐诗赏析
- 陶艺美人诗词 赞美陶瓷的诗句
- 描写心情安静的诗词
- 江南水乡诗词名句-江南水乡诗词名句李清照
- 描写屈原诗词大全-描写屈原诗词大全和图片
- 带香字的诗词-带香字的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
- 送董元达
- 朝中措(寿十八兄)
- 瑞鹤仙(春日咏怀)
- 八声甘州(壬子九日约诸幕客游龙山)
- 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 大丹诗四首
- 水调歌头(姑苏台)
-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状元读书岩)
- 【南吕】一枝花_远归年深马
-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热门名句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 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
-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