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霞字的诗词
-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张孝祥
宋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南郊大礼诗
王禹偁
宋
圣君重卜祀南郊,仗用黄麾间白旄。
仙吹冷翻苍玉佩,晓霞晴透绛纱袍。
天开兜率斋宫静,海涌蓬莱帐殿高。
迁客生还知有望,商山不敢读离骚。
示如法禅人
释原妙
宋
识得根源认得伊,全身犹堕在尘围。
纵然和座都掀倒,尚有烟霞绕翠微。
恭谒台岳桐柏观纪事
谢伋
宋
拜恩散号在兹地,乘兴真游驾小车。
拥笏朝真香火罢,虚明庭院静无哗。
按图默记金声赋,意气直欲登仙槎。
龙渊三井液膏乳,琼台双阙飞云霞。
玉堂珠阁不可到,山灵勒回因念差。
金壶龙检世已远,五千漆字犹堪夸。
如今丹笔已漫漶,风日暴炙元无遮。
元公丰碑压千柱,择木小隶湮尘沙。
丈人巾屦青松下,道士瓯蚊随倾茶。
谓予读敕见陈请,州贴次第来幽遐。
了知君心弃符竹,不敢复献旌节花。
我今便欲老岩谷,亦不求枣大如瓜。
洗心脱然去尘累,不慕盛丽并纷华。
黄衣青藜或可遇,愿授竹简观聱牙。
人生信是行乐耳,岂复自慁同池蛙。
兹行已占平生胜,后来游观宁复加。
清兴不极尚忘返,长天日暮空咨嗟。
齐天乐·会江湖诸友泛湖
吴文英
宋
麹尘犹沁伤心水,歌蝉暗惊春换。露藻清啼,烟萝澹碧,先结湖山秋怨。波帘翠卷。叹霞薄轻绡,汜人重见。傍柳追凉,暂疏怀袖负纨扇。
南花清斗素靥,画船应不载,坡静诗卷。泛酒芳筒,题名蠹壁,重集湘鸿江燕。平芜未翦。怕一夕西风,镜心红变。望极愁生,暮天菱唱远。
忆天台山
刘昭禹
唐
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
岩房容偃息,天路许相携。
霞散曙峰外,虹生凉瀑西。
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猿啼。
逍遥咏
宋太宗
宋
我自常安乐,凡情勿笑耶。
云生诸洞府,棘不放仙花。
地卑三光照,天开五色霞。
未知何所是,善愿理交加。
与部使同游司空山
吴居厚
宋
王官身已达,所悦多纷华。区区朝与市,轻暖事穷奢,我公味沖澹,止乐山水嘉。肩舆靡厌寻,谢兴无津涯。杖藜适意游,野径穿迂斜。回忆挂冠时,息此避喧哗。骨相有神仙,得道成全家。遗迹富览观,高步淩烟霞。静中白日长,玉宇清风赊。睹兹神圣迹,喟然兴叹嗟。
芰荷洲
舒岳祥
宋
绿垤霞川濯锦香,何人著屐上溪航。
数声疏雨鸣荷叶,两岸清蛙报水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angxi/1682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中国古代描写夜景的诗句
- 有关屈原古诗词
- 赞美梅花的现代诗词-赞美梅花的现代诗词大全
- 争春的诗句-争春的诗句形容春天的花
- 形容女人的古诗词-形容女人的古诗词成语
- 有关咏春的诗词
- 形容进步的古诗词
- 形容牡丹花的诗词名句
- 关于亲情的诗句
- 余光中的经典诗词有哪些
推荐汉语
- 「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晁补之诗词-晁补之诗词研究
- 写感受的诗句-写感受的诗句200字
- 写母爱的诗句-写母爱的诗句和名人名言
- 三年级下册古诗词-三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绝句
- 带有辍字的诗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诗鉴赏
- 刘禹锡秋天诗句
- 带有錬字的诗
- 带有醪字的诗
- 100首元宵节的古诗词
热门诗文
- 贺新郎(再用韵助静斋之入告)
- 醉落魄(三月十日赏酴靡,时坐客沈、赵与余将终更花干复议归蜀醉中口占)
- 鹧鸪天(寿徐主簿)
- 【中吕】上小楼
- 枕石
- 满江红(衡岳词)
- 瑞龙吟
- 青玉案(送无为守张文伯还朝)
- 巧言
- 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
热门名句
-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