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字开头的诗句-冯字开头的诗句霸气的
-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
卢照邻
唐
蓟北三千里,关西二十年。
冯唐犹在汉,乐毅不归燕。
人同黄鹤远,乡共白云连。
郭隗池台处,昭王尊酒前。
故人当已老,旧壑几成田。
红颜如昨日,衰鬓似秋天。
西蜀桥应毁,东周石尚全。
灞池水犹绿,榆关月早圆。
塞云初上雁,庭树欲销蝉。
送君之旧国,挥泪独潸然。
留题女郎台
祖无择
宋
女郎台上寺,寺影蘸湖光。
夜梵星辰近,晨斋鸟雀忙。
烟滋杨柳绿,风逞芰荷香。
欲下还慵去,冯阑到夕阳。
暴雨
刘敞
宋
山晚云雾合,江秋风雨多。
冯夷何事舞,楚水忽翻波。
黯黯夕阳尽,翩翩暮鸟过。
轻舟送两桨,闻唱石城歌。
体斋诗为梁溪冯季求作
敖陶孙
宋
口复不自主,来吟体斋诗。
三肃斋中人,问体安措辞。
体卑语近拘,体高语近欺。
耳目口鼻形,人各师其师。
要之天地间,当以一理推。
冯侯好史弟,一一清庙姿。
是家好谈道,脱略志与皮。
一堂春愔愔,诗礼相娱嬉。
但愧远客尘,涴子连理枝。
虽然参自诀,要知不磷缁。
我车得国工,分路有险夷。
君知鲁叟圣,妙在物不遗。
当其作春秋,一字如权锤。
越境惜赵盾,断谓此语非。
俗儒无已心,望道如隔纰。
闭门画圆方,用世多参差。
千载堪一咍,汝足未及巇。
冯郎顾我笑,坐久炉烟迟。
黄花粲墙东,青山转墙西。
吾言亦已费,须君浮一卮。
钓台
张镃
宋
疑衣骑日扶桑上,三精九县开灵贶。赵梁雍代迹俱空,冯吴寇邓勋相望。客星何处潜光芒,双台叠巘摩穹苍。钓丝千丈卷烟雨,谁瞰一碧玻璃江。羊裘坐稳无心动,蒲轮纁幣知何用。故人聊为小周旋,君房诊欲相推送。寥寥岁月今几秋,山寒松吹多飕飗。春来日暖花气发,极浦浪转鱼龙游。先生有台人共高,虚庭忍见生蓬蒿。断碑败壁蠹荒藓,灌木野鸟捐枯巢。一朝钟梵交云际,檐楹改观辉杉桂。非关好事取时名,此中耻但称能吏。却经祠下罗清樽,试歌此诗当招魂。先生出兮佩兰孙,明玑耀旂驾瑶璠,黄麟道前翠虯奔。先生去兮山云屯,玉妃金童从缤纷。吹箫鼓瑟声冥冥,目断暮霭栖遥林。
赠李举之别
林季仲
宋
摛藻才何赡,哦松志未酬。
奉祠得南岳,戏彩向丹丘。
贾谊方年少,冯唐已白头。
桃花烟浪暖,看子上瀛洲。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
刘禹锡
唐
风筝吟秋空,不肖指爪声。
高人灵府间,律吕伴咸英。
昔年与兄游,文似马长卿。
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
磨砻老益智,吟咏闲弥精。
岂非山水乡,荡漾神机清。
渚烟蕙兰动,溪雨虹蜺生。
冯君虚上舍,待余乘兴行。
登南海驿楼
汪广洋
明
海气空蒙日夜浮,山城才雨便成秋。
冯唐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冯公岭道中书所见
樊阜
明
冯公今去久,岭路至今闻。
红树村村雨,青山片片云。
野桥松板架,岩溜竹筒分。
日落人行少,时参鹿豕群。
避地咏史一首其一
苏籀
宋
量力难贪督亢图,冯亭致地祸来欤。
摸金公子驱长戟,割地先生醉堕车。
乘传有人延剧孟,运筹何术困由余。
鬼方政赖高宗克,雅信周公无逸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angxi/340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带“双”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劳动人民的诗词-赞美劳动人民的诗词有哪些
-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与战争有关的诗句小学教材上的
- 以鸭开头的诗句-以鸭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任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有关舞姬的诗句,自创,句子优美
- 赞美牛的诗词-赞美牛的诗词名句
- 赞美珊瑚的诗句
- 描写事物生生不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诗句
- 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推荐汉语
- 「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描写失恋的古诗词
- 勤学古诗词-勤学古诗词拼音
- 带车字的古诗词
- 写风的诗句有-写风的诗句有哪些
- 洛阳牡丹诗词大全-洛阳牡丹诗词大全100首
- 诗词浪漫-诗词浪漫笔法的特点
- 带有隤字的诗
- 带有徕字的诗
- 写离别的古诗词 描写离别的诗句古诗
- 天气与气候的诗句 天气与气候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