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意象的诗句大全
-
带有意象的诗句大全
1、月。①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例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②历史的见证今昔沧桑感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③冷寂、凄清的感觉(多用残月来表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④清新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
2、柳。“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习。古诗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游子思乡之情。例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梅、松、竹、兰及若干香草。用来托物咏怀,表达高洁的内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况,暗寓诗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屈原的《离骚》。
4、桃、菊。隐士情怀,不落风尘,超脱凡俗。例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子规、杜鹃、鹧鸪。、思念故国之情。表达思乡例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但闻子规啼月夜,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6、舟。小舟、轻舟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春。古诗中的意象很丰富。初春、新春表赞美自然新的生命力。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暮春表伤春之情,暗寓春光虽美却易逝,感叹人生韶华易逝或国运不济的也不少。
8、秋。古诗中秋的意象常表现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华即逝、前途渺茫,国运即衰。例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带有意象的古诗词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1.月——思乡,怀人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5.莲——爱的象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6.梧桐——凄凉悲伤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8.秋蝉——高洁,悲凉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10. 柳——离情依依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12.芳草——离恨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13.芭蕉——孤独与忧愁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14.羌笛——凄切之声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_——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柳”与“留”谐音,自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柳在古诗中往往代表惜别、挽留的意象。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鸿雁南飞玄鸟归,我军北伐迎风吹。
半月兵阵破胡虏,多少好汉去难回。
赞美芦苇的诗词有哪些?
诗词如下:1. 先秦:佚名《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2. 唐代:杜甫《蒹葭》: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译文:蒹葭面对摧残不能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风吹着该怎么办。
只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
在形体柔弱的时候春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生长成密丛时夜里的寒露又多了。
3. 今:余亚飞《咏芦苇》: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 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4. 唐:白居易《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译文:风刮着,雪像小米一样落下,芦苇间淅淅索索5. 唐:许浑《江楼夜别》: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译文:蕙兰秋天露水多,芦苇荡夜里风大。
6. 唐: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空影渡鹓鸿,秋声思芦苇。
译文:鹓鸿的背影远去,在鸟鸣声中思念起那片芦苇荡。
7. 唐:贾岛《雨后宿刘司马池上》: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译文:雨声拍打芦苇的声音,荷花的香气绕灯而来。
8. 唐:黄滔《别友人》: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
译文:梦里一直挂念着潇湘,思念那片烟水茫茫的芦苇花。
9. 唐:顾在镕《题光福上方塔》:六时金磬落何处,偏傍芦苇惊钓翁。
译文:夜深更响,惊动了芦苇里的钓翁。
10. 宋: 曹豳《西河 和王潜斋韵》: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译文:关河万里寂静无人,明月直射芦苇荡。
芦苇在古诗中的意象:芦苇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其特定意蕴 ,从《诗经·蒹葭》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 ,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的植物之一 ,综观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大致代表以下几种情怀:1. 悲秋伤怀:人生如四季, 秋就好比人生的中年 ,它成熟浑厚 , 走过青年 、迈向老年 。
中国人称年岁为春秋 , 比起生长期的春 、以肃杀为心的金秋以其丰厚、深广给人带来更为细腻的生命体验 , 所以 , 悲秋历来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 。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人们用通过有季节特征的客观物象获得直观的时光感知成熟往往伴随着衰颓 , 生物在秋季成熟 ,也在秋季凋零 ,草叶黄 , 西风劲 ,萧瑟一片 。
而芦苇作为一个生命体 ,也有着自然的感召力 ,青青的苇叶变得苍黄不堪 ,苇叶上夏季的晨露也在此刻凝结为白霜 ,只有蓬松的芦花在秋风中 ,摇曳出几分诗意。
2. 漂泊无依:中国古代讲究安土重迁 、背井离乡、羁旅远游向来是规避灾难性事件的最后选择 ,远游的人们或迫于生计 ,或迫于战乱、王命 , 被动接受这一漂泊的生活方式 , 中国古代的远游者却很难达到心灵的放逐 ,出于无奈 ,他们在异乡漂泊 , 难以在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中达到通脱。
故乡是人生旅程的起点、终点 , 异乡终究是驿站 ,在心灵的羁绊中, 求索而终至无解 。
因此, 这类诗词中往往弥漫着孤独、迷茫的情绪 。
漫长的羁旅生涯中 ,芦苇这种随处可见的湿生禾草容易让人想起家乡的苇丛 。
而秋日素色蓬松的芦花犹如内心的惨淡迷茫 ,伫立江边 , 对仕途的茫然未知 、 对家乡的绵绵思念 , 随滔滔江水流向遥不可知的远方 , 江水苍天。
3. 闲情隐逸:闲情是何时成形的?大约是魏晋南北朝 , 扪虱清谈的名士将边缘化的风花雪月、琴棋书画演化为具有超越意味的审美文化 。
而究其思想根源大约可追溯至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游于艺" ,它是中国古代士大夫调节处与出的一种方式 。
它强调的心灵与艺术的关系 , 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 , 因闲发情 、以情寄闲 , 而将个体人格与精神气质放到山林田渚中张扬的隐逸文化显然是自然与心灵发生关系的典型代表 。
闲情隐逸成为士子带有皈依色彩的精神故乡 ,而在这类诗词中总能见到芦苇的身影。
古诗词中关于水的意象有哪些含义?
大问题啊,说说原始意向出处吧和最经典的名句。
一时间:《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例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二万物载体:《道德经》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例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思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五:美好的景物。
水的形态多样,在诗文中比较多见。
意向非常丰富。
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可以有哪些含义
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
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
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
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
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而这一切,皆因月起。
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
中国古代诗词有哪些常见的意象?各有什么含义
中国古诗词常见意象分类: 1、植物类 (1)柳:柳者,留也。
表达离别挽留的不舍之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2)梅:象征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3)松: 坚贞高洁。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 (4)竹:坚贞高雅、宁折不弯。
郑板桥《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5)菊:高洁隐逸,不慕名利。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6)莲:花中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7)牡丹:雍容大方,富丽堂皇。
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8)芭蕉:孤独忧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9)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10)红豆:相思。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2、动物类 (1)杜鹃: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 (2)鹧鸪:游子感怀,思念故乡。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3)猿猴:别离悲苦之情。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4)乌鸦:衰败荒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5)沙鸥:淡泊名利,闲适归隐;漂泊无依,凄凉孤独。
杜甫《旅夜抒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6)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7)大雁:离愁别绪,伤时感怀。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8)蝉:高洁品质,悲秋思绪。
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 (9)蟋蟀: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
” (10)青鸟:理想的寄托。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3、场所类 (1)长亭:依依惜别,离愁别绪。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2)栏杆:慷慨悲昂,凭吊怀远。
柳永《八声甘州》:“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 (3)西楼:孤独寂寞,思念故国亲友。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口,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4)驿站:漂泊不定。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4、时节类 (1)清明、中秋、重阳:思亲伤怀。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2)黄昏:寂寞愁苦。
李清照《声声慢》:“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5、音乐类 (1)羌笛:边塞征人的思乡之情。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2)《梅花落》:旅人思乡。
李白《黄鹤楼闻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3)《后庭花》:靡靡之音,常用于讽刺当权者贪图享乐。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 (4)关山月:征戍离别之情。
王昌龄《从军行二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 (5)捣衣声:离愁别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扩展资料: 意象是认知主体在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后,根据感觉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在头脑里留下的物理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
这个记忆痕迹就是感觉来源信息和新生代理信息的暂时连接关系。
单一意象的神经基础是神经元簇(群组),意象是一种生理结构体,是一种有效信息的组合体,也可以是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体。
一组神经元簇相当于一组信息编码体,与特定感觉信息表征相对应(联系),它自上而下的承载着相关感觉信息连接关系,是一种高级的信息载体。
意象也是一种承载记忆的结构体,并非幻影。
意象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意象是用来指代事物,以唤起相对应的感觉,激发思维活动的涟漪。
思维是基于意象单元的互动,记忆中的影象、文字、声音都只是外界的信息在主体中用意象储存的一种形式,意象是外界的信息在主体内部构建成的精神体,是思维的工具与元件。
形成意象的过程也是抽象的过程。
意象也是印象和概念的代名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意象
赞美芦苇的诗词有哪些?
1、先秦:佚名《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2、唐代:杜甫《蒹葭》: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译文:蒹葭面对摧残不能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风吹着该怎么办。
只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
在形体柔弱的时候春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生长成密丛时夜里的寒露又多了。
3、唐:白居易《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译文:风刮着,雪像小米一样落下,芦苇间淅淅索索 4、唐:许浑《江楼夜别》: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译文:蕙兰秋天露水多,芦苇荡夜里风大。
5、唐: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空影渡鹓鸿,秋声思芦苇。
译文:鹓鸿的背影远去,在鸟鸣声中思念起那片芦苇荡。
6、唐:贾岛《雨后宿刘司马池上》: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译文:雨声拍打芦苇的声音,荷花的香气绕灯而来。
7、唐:黄滔《别友人》: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
译文:梦里一直挂念着潇湘,思念那片烟水茫茫的芦苇花。
8、唐:顾在镕《题光福上方塔》:六时金磬落何处,偏傍芦苇惊钓翁。
译文:夜深更响,惊动了芦苇里的钓翁。
9、宋: 曹豳《西河 和王潜斋韵》: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译文:关河万里寂静无人,明月直射芦苇荡。
...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1、 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竹:气节 积极向上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 花草类: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 美好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 高洁 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3、动物类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鸿鸽::理想 追求鱼:自由 惬意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沙鸥:飘零 伤感鸟:象征自由蝉: 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
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青鸟: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可以有哪些含义
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
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
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
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
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而这一切,皆因月起。
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038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与菊花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 带“惜”字的优美诗句有哪些
- 关于八诗句古诗词 关于美食的诗句古诗词
- 与冬雨有关的诗句
- 关于装糊涂的诗句有哪些
- 秋叶伤感诗词 有没有关于秋叶瓢落的伤感诗句啊
- 以凯字开头的诗句
- 以不结尾的诗句
- 和游泳有关的诗词 赞美游泳的诗句
- 描写岩茶的诗句
推荐赏析
- 含有祥字的诗句-含有祥字的诗句100首
- 关于描写梦境的诗句古诗
- 关于水的诗词句-关于水的诗词句飞花令
- 含有战的诗句
- 带有鬒字的诗
- 关于黄山诗句-关于黄山诗句古诗
- 关于童年的诗句古诗-关于童年的诗句
- 含有为字的诗句-含有为字的诗句诗经
- 合结尾的诗句
- 含有受的诗句
推荐汉语
- 「體」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扬州慢化用诗句 扬州慢诗句
-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带“月”字的古诗句
- 欧阳修经典诗词全集
- 对联基础知识
- 清明节的诗词有哪些
- 带有硠字的诗
- 夏天花的诗句-夏天花的诗句有哪些
- 悲情的古诗词
- 带有见字的诗-带有见字的诗句有哪些
- 秦少游的诗词-秦少游的诗词值钱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君马黄,我马白
-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