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的诗词 描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诗句

宁静致远的诗词 描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诗句

1、《诫子书》三国诸葛亮

原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饮酒·其五》魏晋诗人陶渊明

原文: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译文: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3、《归园田居·其三》魏晋诗人陶渊明

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4、《终南别业》唐代诗人王维

原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5、《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诗人常建

原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有关宁静致远的诗词

(一)陶渊明《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简 析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净化,或者说,能够超脱于现实之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四句诗就是讲这个道理。“结庐在人境”是说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车马喧”指人世间各种烦人的尘杂,也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竞的形象写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心”。“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又逢山气特佳,飞鸟投林的黄昏,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和融淳净;此时的诗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这是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领悟;从庐山一带傍晚的自然环境说,一切都显得和融浑朴,充满生机,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诗人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气象,都合于自然之,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会妙合了。

(二 ) 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评 析

此诗是描写陶渊明劳动生活的代表作。虽写劳动,其主旨却并非写劳作之艰辛,而是表现一种审美情趣。试思:"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一幅何等美妙的荷锄夜归图。艰辛自是艰辛,诗人也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但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呀!后两句正可以看作是此诗全篇的眼线,是透露诗人心绪之所在。

(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咏雪寄情诗。大雪中望遍千山看不到一只飞鸟;找遍万条路,不见一个行人。只有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大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处境的严酷,心情的孤寂。

《江雪》的深层意蕴,寄托了一种傲然独立,清竣高洁的人格理想。诗人曾参与过政治革新,但改革失败后,受到排斥,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孤独,便通过环境描写反映出来。当时的政治环境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样,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但诗人不屈服于压力,依然故我,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独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钓的渔翁。

寒江独钓的画面和深刻的含义使全诗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意美。

( 四 )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关于宁静致远的古诗词歌赋

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诗句取自诸葛亮·的哪句名言

  诸葛亮名言: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关干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成语,俗语,古诗

淡泊明志

dàn bó míng zhì

[释义] 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语出]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近义] 平平淡淡

[反义] 争权夺力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送给他一句格言:~。

[英译] show high ideals by simple living

求用四个字的古诗词用以顺序改名字,如宁静致远䓁等

雨晴烟晚 出自冯延巳的<<清平乐>>

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心若浮沉 ,浅笑安然

梅兰竹菊

梅:江南好,正月正梅红。纤骨瘦枝疏影乱,清寒寂夜暗香浓。窗月亦非同。 兰:江南好,心醉尚幽兰。风飐蝶衣疑举舞,露沾娥面似妆鸾。芳蔻万千般。 竹:江南好,绿竹景中骄。山径蔽天葱日月,庭园匝地绘琼瑶。雪里弄春潮。 菊:江南好,秋野菊花黄。南陌碧空金世界,东篱粉黛秀鸳鸯。陶令咏诗章。

有关宁静致远的句子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诗句取自诸葛亮的哪句名言?

  • 诸葛亮名言: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 【简介】:

    诫子书(诸葛亮作品)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200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推荐赏析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