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真古诗句
-
顶真古诗句
烟云渺渺水茫茫
——例谈顶真诗
“顶真”也叫“顶针”、“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的结尾(字、词语或句子)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这是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用在诗中,便称顶真诗。顶真诗大致有三种:
一是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末字相同。如元人无名氏的小令[越调]《小桃红·情》:
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自由,自寻思。
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这支小令用自述的口气,抒发了一位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与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顶真辞格的运用,使句子之间环环相扣,更好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缱绻缠绵的柔情。
二是下句的一个词或短语与上句的相同。这首汉乐府诗《平陵东》是较早的顶真诗: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高堂下,
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东犊。
这首相和歌,以唱和的通俗形式,具体揭露了官府明目张胆公然勒索百姓的情景,顶真句式的运用,加强了不满与愤懑的感情。
又如李白的《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全诗寄情于景,以“白云”“湘水”等景物,抒发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无限关怀的深情。
三是上一小节(或上一首)的末句又作为下一小节(或下一首)的首句。如王安石的《忆金陵(三首)》: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相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追思尘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
三首诗追忆金陵的无限美好风光,包含着对世事的感慨与忧伤。三诗形式上首尾联珠,内容却又各自有一定独立性。
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仅供参考:顶针:用上一句的结尾部分做下一句的开头部分,使前后两句首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
好处: 顶针的好处是能够使原来彼此相对独立的诗句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朗读起来也显得十分连贯,诗歌本身也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汉末乐府民歌《平陵东》就熟练地运用了这种方法。
有诗句与诗句之间采用顶针方法的,如宋代诗人王十朋的《杜鹃岩》:游宦三年乐事违,岩花笑我鸟催归。
归来又被岩花笑,笑我登岩何太稀。
有些词曲,部分句子需要重叠,实际上也等于采用了顶针方法,如南宋刘克庄的一首《忆秦娥》: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此词两处顶针,将上下片前后两部分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体会到作者借此词表达了对北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偏安政策强烈不满,对时世沧桑的无限感慨。
可见在词曲中局部使用顶针手法效果也非常好。
也有章节与章节之间,诗与诗之间采用顶针方法的。
如王安石《忆金陵三首》,每首绝句间都用顶针的方法加以连接:“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缈缈水茫茫。
”“烟云缈缈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追思陈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煌。
”
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
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一、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
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球”的意思。
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其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
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
“迢迢”“皎皎”互补见义。
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只从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还会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谈互文的具体应用。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
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
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
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
3.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
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
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下面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睛后雨》)这类互文中还有当句互文,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
如:8.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
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
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
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
不然。
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19.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其中“烟”与“月”互补文见义。
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
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
1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
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上述当句互文只有这样理解才是其原意。
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
如: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13.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
(同上)掌握了互文这种特殊的修辞方法,对理解文章内容是有一定好处的。
古诗词有哪些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双关、顶真、设问、反问表达方式描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抒情直接间接;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用典结构技法;以小见大、以景抒情
求顶真古诗句,急。
越多越好,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释义:壮丽的山河,不论楚秦,处处飞白云。
白云处处飞,为着长随你。
长随你,你去楚山隐居。
白云也跟随你渡过湘江水。
湘江上,女萝做流苏,潇洒又飘逸。
那里的白云真美丽,你早去早享受。
2.白雪遗韵 华广生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桃花过小桥,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温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叹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桥边种碧桃。
释义:清人华广生《白雪遗韵》一书中录有一首顶真诗,从头到尾句句相连,堪称项真诗中的佳作。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这句诗把语序调整为“垂杨柳常伴娇姿,柳外紫燕双飞高”就很好理解了。
大意就是:垂杨柳纤细柔软姿态妩媚如同娇气的佳人,柳树周边一对儿紫燕比翼双飞,展翅高空。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作者愉悦的心情 3. 渔父辞 万树 芦花菖叶满平湖,湖月泾风一钓徒。
徒有严陵匡世略,略无唐宪访贤图。
图书鸡犬闻歌棹,棹桨鸥静伴晚晡。
晡日欲斜聊作咏,咏成依样画葫芦。
释义:这首诗勾画了这样的一幅图画:凉风轻掠,湖波微漾,菖叶青青,芦花飘飘,小舟闲荡,渔人垂钓……诗中,可见钓者之乐,钓者之情,不愧为一首《渔父辞》!末句,“咏成依样画葫芦”,更是风趣别致。
4.“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木兰诗》 释义:木兰换了女儿装出门见她的同行朋友,朋友们都下了一大跳。
5.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卞之琳 断章 释义:你看风景的时候,你也是别人眼里的风景,好比两个山头上用望远镜对望的一对风景看客。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释义:这一句先说“固”,通过顶真再补释“不可彻”,突出“固”的严重程度,加深读者印象。
你心固执的不得了,竟比不上那些老弱病残。
7.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氓》 释义:就是说,本来想和你一起白头偕老,可是现在一想到白头偕老就让我忧伤不已。
8.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中事。
事到头来不自由,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
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元代无名氏的《越调小桃红·别忆》 释义:曲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 的忠贞不渝。
“顶真”修辞格进行自述,前后蝉联,工巧而流转自如。
甄嬛传中的台词或诗词用到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回环顶针...
比喻:皇家最要紧的是要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才能江山万年,代代有人。
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
比拟:今后,你们便是我的人了,在我名下当差伶俐自然是好,但我更看重忠心二字。
我知道你不是有心的,可是老天爷有心啊,他不忍叫你明珠暗投。
朕喜欢你读书,读书能知礼。
菊花有气节,可是朕更喜欢菊花独立秋风,不与百花争艳,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得住长远。
夸张:现在是千年田八百主啊。
高考语文古诗几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三、夸张。
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
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四、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诗人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对比鲜明。
“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五、衬托。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
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第四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衬托了琴声的魅力。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苏轼《阮郎归?初夏》),尾句以棋声衬托了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诗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了鹰的形象。
六、顶真。
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
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旋律美。
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七、双关。
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
如“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朱淑真《秋夜》),第三句中“凉”字意义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
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八、通感。
也叫移觉,是把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
如“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诗人用通感的修辞写了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
古诗的描写方法中有一种描写方法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后一句的开头...
诗歌常用的有比偷、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对比、仿拟、排此、重复等约三四十种修辞方法。
例如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中的两句一一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是修辞中的对偶,其中又用到了夸张,将"五岭逶迤“和“乌蒙磅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233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古今中外最浪漫经典的爱情诗句散文-
- 带有稠字的诗句
- 有关鹊桥的诗句
- 咏雪的现代诗句-咏雪的现代诗句有哪些
- 中秋写景的诗句 古诗词
- 以银开头的诗句
- 有关馨香的诗句
- 描写过年下雪的诗句
- 以曹字开头的诗句
- 晏殊最经典的诗词-晏殊最经典的诗词名句
推荐赏析
- 关于酒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 关于爱情的最经典诗词
- 含弃的诗句-含弃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柳树有关的诗句-关于柳树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激励读书的诗句
- 关于粽子的诗句古诗-有关粽子的诗句 古诗
- 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句-关于岁寒三友的诗句苏轼
- 含忘的诗句-含忘的诗句有哪些
- 含缘字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寒食节诗句
推荐汉语
- 「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写得优美的古诗句
- 带有醚字的诗
- 形容盛唐的诗词 形容大唐盛世的诗句
- 描写放荡不羁的古诗词
- 苏轼的诗词蝶恋花-苏轼的诗词蝶恋花讲解
- 形容“落难”的诗句有哪些
- 厌字组成的七字诗句
- 想见又怕见的诗词 表达想见又见不到的诗句有哪些
- 兄妹之情的诗词 有关兄妹情的诗句
- 李贺诗词名句-李贺诗词名句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 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
-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