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周瑜的诗句成语或句子
-
描写周瑜的诗句成语或句子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宋代苏轼
1、原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翻译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
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二、《赤壁》
作者:唐代杜牧
1、原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翻译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三、指囷相赠
鲁肃家道殷实,存粮两囷各有万斤之数。周瑜在江东起兵,一无军粮二无兵器,遂向鲁肃求援。鲁肃即指一囷相赠,又以另一囷做保,雇工开始为周瑜打造单刀5000口。
周瑜命兵卒取来麻袋200个,每袋装50斤,将粮食搬回营地。为扩大招兵影响,周瑜向鲁肃借得纸笔,大书“兴复汉室”四字,亲手贴于粮囷墙上。之后就有这个典故。
四、周郎顾曲
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
由于周郎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五、池中之物
三国时期,曹操盘踞在北方,孙权占据着江南九州十八郡,都有自己的势利,而当时的刘备却还无地立足。后来,刘备听从军师诸葛亮的建议,采用了“联吴抗曹”的策略,终于在赤壁一战中将曹操打败。
当时,吴国大将周瑜认为这正是扩大吴国势力的重要时期,因此打败曹操后,马上过江攻打南郡。虽然南郡之战胜利了,但周瑜却受伤了。而此时同时,诸葛亮也使计谋首先攻进了荆州的城池。
然后,诸葛亮又建议刘备给孙权写信,向他借荆州,实则是准备占住荆州不走。当时孙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力量,而刘备一直处于游荡状态,在实力上,刘备逊于孙权。
孙权为了不破坏“联吴抗曹”的协议,答应让刘备以左将军的名义,暂时管理荆州。
这时周瑜提醒孙权说:“刘备是一个英雄,而他的兄弟关羽、张飞又是像熊虎一样的猛将,他们都不是能够久屈人下的人。今天把荆州给了他们,恐怕就像蛟龙得到了云雨,(他们)终非池中物啊。”
然而,孙权已经答应刘备了,只好让刘备暂时管理荆州。后来,刘备果然才智过人,在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帮助下,取得了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建立蜀汉,确立了与曹操、孙权三足鼎立的局面。
描写周瑜的诗句,成语,或句子。
历史上描写周瑜的诗词很多,多是关于赤壁的,也多有描写周朗风采和周朗顾曲的。其中最有名的是苏轼和李白。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万古流传,他盛赞“三国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唐宋诗人墨客赞美周瑜,把赤壁破曹主要功劳归之于周瑜,是合情合理合乎史实的。
其次则是李白的,在《赤壁歌送别》中李白写道,“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唐诗中还有其他以赤壁一战明确贬曹的,如胡曾 《咏史诗·赤壁》,“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杨巨源 的《上刘侍中》,“ 风景佳人地,烟沙壮士场。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以及刘长卿的《送崔使君赴寿州》,“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酬。”
李九龄 《读三国志》则将瑜亮做了并列,“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句子:周瑜与孔明,一名将一名相,这是唐时的定位。
宋另有戴复古的《赤壁》前四句则是,“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他的后四句紧跟着写道,“白鸟沧波上,黄州赤壁边。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
宋自逊的《贺新郎》上半阙写“唤起东坡老。问雪堂、几番兴废,斜阳衰草。”下半阙则写,“周郎英发人间少。谩依然、乌鹊南飞,山高月小。”
戴复古《满江红》也是气势激烈,“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南宋豪放派名家刘过刘改之则有《舣舟采石》,“周郎未战曹瞒走,谢安一笑苻坚危。黄云如屯夜月白,箭痕刀痕满枯骨。”
金朋说《赤壁鏖兵》述,“西北楼船烈焰中,周瑜于此破曹公。孙郎不是刘豚犬,百万兵消一阵风。”
刘克庄的《即事十绝》更干脆,“老贼顺流下,周郎凭轼观。不干春水事,一蹙走曹瞒。”
岳飞的孙子岳珂禀承家风,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尤工诗文,他在《赤壁》中歌道,“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亲提三万走曹瞒,不以敌勍恨兵少。”
对了,这里的二十四不是指赤壁大战时周瑜的年纪,只是突显周瑜的年少英姿,也是为了要避开下句中的三万的三。“恨兵少”出自《三国志·江表传》,《江表传》里记载刘备听说周瑜只有三万人时道,“恨少。”
魏晋之后的南北朝,庾信就有诗,“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隋朝也有江总诗,“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
魏晋之后的南北朝,庾信就有诗,“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隋朝也有江总诗,“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
元邵亨贞另有《贺新郎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人世事,几圆缺。”
苏轼也做过《南歌子》,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菩萨蛮》,“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除此外,以梅子黄时雨著称的贺梅子贺铸也有名词《诉衷情》。“乔家深闭郁金堂。朝镜事梅妆。云鬟翠钿浮动,微步拥钗梁。情尚秘,色犹庄。递瞻相。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
“时误新声,翻试周郎”,说不尽的妩媚风情,《诉衷情》的词牌从此又得别名《试周郎》。
最别致潇洒,却是唐张祜的《觱篥》。
“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妩媚可爱当属吴梅英的《声声慢》,“曲中倚娇佯误,算只图、一顾周郎。花镇好,驻年华、长在琐窗。”非常的有邻家小妹娇憨态。
明确将顾曲与知音相连的诗词,最早见于唐湛贲的《伏览吕侍郎丘员外旧题十三代祖历山草堂诗》,“桑田代已变,池草春犹碧。识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苏轼对此亦有跟和,《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中有“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的诗句,这个知音即指佳友,也许亦指数朝之后,他之欣赏周瑜“言论英发”的一文一武隔代知音。
范成大的《 临江仙》则道,“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知音再往后演变,周郎顾曲也成了怀才不遇的代指,曲误若有人顾,欣逢知音,若无人顾,则是知音难觅了。
少年时有段飞扬岁月,其后却处处受制主和派,力主抗金的辛弃疾曾有《惜分飞》,“最是周郎顾。尊前几度歌声误。望断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 ”一派怅往伤怀。
元邵亨贞另有《贺新郎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人世事,几圆缺。”
王质的《八声甘州·事茫茫》。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想苍烟金虎,碧云铜爵,恨满乾坤。郁郁秣陵王气,传到第三孙。风虎云龙会,自有其人。
朱颜二十有四,正锦帏秋梦,玉帐春声。望吴江楚汉,明月伴英魂。浥浥小桥红浪湿,抚虚弦、何处得郎闻。雪堂老,千年一瞬,再击空明。”
正是周郎已去,何人顾曲?
最伤感的则属郑板桥的《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 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即是君臣又是挚友,江东双杰,周郎与孙郎,总角相交,“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孙策与周瑜同龄,死时年仅二十六。十年后,周瑜出征巴蜀时卒于巴丘,庞统扶灵回返。孙权素服举哀。迎之芜湖。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世音书漫寂寥。
千古江山,英雄总被雨打风吹去,不过,英雄之外,亦有佳话相传千古,顾曲的周郎以轻灵的姿态从历史走向文化,在一页页泛黄诗笺中永恒凝立。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赋诗《曹公》,“二袁刘表笑谈无, 眼底英雄不足图。赤壁归来应叹息,人间更有一周瑜!”
平心以论,这首诗体现不出太多艺术价值,话近平白,但在平白中另有一番雄烈,尾句更是掷地有声,极颂周瑜功绩,纵使曹操谈笑间灭了二袁刘表,但是人间还有周瑜在,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南宋所有怀想周瑜、思慕名将的诗词中,最令人唏嘘的也许是这首,“市人半伧父,竖子亦将军。蛟哭金洲雨,猿啼玉观云。周郎坟土上,回首泪成痕。”
虽有强敌迫境,南宋朝庭却不可避免的走向腐败,文天祥满怀悲愤写下这首《临江军》,昔日的江东儿郎早已不见踪迹,现在连匹夫竖子都敢称将军,在周郎的坟土上忍不住泪流。
谁知道苏轼写过的所有关于周瑜的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
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全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翻译: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
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
在苏轼写此词的八百七十多年前,东吴名将周瑜曾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关于当年的战场的具体地点,向来众说纷纭,东坡在此不过是聊借怀古以抒感,读者不必刻舟求剑。
“人道是”,下字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
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虽然他们囿于传统观念,对东坡词新风不免微带讥消,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什么?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该词的作者是宋代文人苏轼。
全文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如下: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作品赏析: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本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心情。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在《漫画扇子》一文中,文章列举苏东坡描写周瑜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
苏东坡在词中这样描写周瑜:
羽扇纶巾谈笑间,摘格灰飞烟灭。
寥寥数语,为我们描绘出一位风流都督的形象。由此可见,羽扇在三国时已经普遍被人们使用了。
历史上的周瑜是如何死的?他象<<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嫉妒诸葛亮吗?
你问这么大的一个问题也不设点悬赏分,我写起来都没有激情,^_^
根据正史《三国志》的描写:周瑜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少年英才,壮有姿貌。孙策东渡时周瑜率众从之,孙策说:“吾得卿,谐也。”周瑜与孙策同岁,独相友善,二十四岁时举中护军,攻荆州江夏,拔城略地,并得乔公二女(大乔、小乔),皆国色,后来大乔从孙策,小乔从周瑜,从此吴(江东)人皆呼为周郎。
有关赤壁之战:曹操率众南下,荆州刘琮(刘表的次子,时刘表新亡)举众降,江东将士闻之皆恐,劝孙权投降。这就引来了《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舌战群儒”(实际为罗贯中杜撰)的故事。根据史实记载当时刘备确实想和东吴联合据曹,但派诸葛亮前往的原因是他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为谋士,比较好说话;而且诸葛亮去东吴只是一次礼节性的外交活动,对孙权最终下定决心抵抗曹军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最终促使孙权发兵是周瑜对孙权的一番话:“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孙权才说了“孤与老贼,势不两立”的话而发兵。在赤壁之战的过程中刘备几乎未发一兵一卒,火烧曹操战船也都是周郎的计谋,所谓的“借东风”只是罗贯中为保住刘备、诸葛亮的面子而编造的一段故事,而且用今天的科学知识来分析的话也可看出“借东风”的荒谬。从苏东坡的诗中我们也能看出赤壁之战的主角是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公瑾就是周瑜的字,而苏东坡写此诗的时候罗贯中还没有出生,“借东风”的故事也就还没有诞生。
关于周瑜的死因:《三国志》中如此描述“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也就是说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周瑜时如何得的病,只是说他在36岁时病死,但绝对与诸葛亮无关,当时的诸葛亮只是刘备的一个押送钱粮的官员,还没有机会亲自指挥战斗,周瑜不会去嫉妒一个官职、军功、名声都不如自己的人吧!
关于诸葛亮:我们说《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神话了是事实,但这并不能说明诸葛亮没有才能,诸葛亮也确实是有相当的才能的,但他的才能并不长于军事方面,而是经济建设和外交方面。诸葛亮的“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的预言看似相当的高瞻远瞩,实际根据当时诸侯歌剧的局面,在他之前曹操、周瑜等人都有过类似的设想,因为荆州刘表和益州(差不多就是今天的四川)刘璋无能是当时天下人共知的事实,曹操、孙权等人都虎视耽耽欲取之而后快,只是赤壁之战后让刘备占了先机,抢先下手了而已。刘备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后蜀国一蹶不振,这时才是展现诸葛亮杰出经济建设才能和外交才能的时候,他任人不唯亲,与他有过节的人只要是有才能他照样起用,没有才能的人即使是他的亲人他也不用,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了蜀国的国力,为以后他的“六出岐山”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外交上,在刘备与东吴翻脸致使孙权转而向魏国靠拢的情况下,诸葛亮采取了“承认东吴对荆州的占领权”的方法与东吴重新建交,使两个实力比较弱的国家共同对抗较强的魏国,巩固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军事上诸葛亮一生求稳,不善于出奇兵,而且由于蜀国的装备问题使诸葛亮的攻坚战(攻城)每次都不是很顺利。但诸葛亮的一些发明创造确实独步天下,例如他发明的对付魏国装备精良的骑兵(大将张颌率领)的装备就很让对手头疼,有一次他因粮尽而退兵,张颌不听司马懿的劝告而追击诸葛亮,结果率领的骑兵被诸葛亮的“扎马钉”和“长枪阵”所困,张颌本人被诸葛亮发明的“连弩”射杀(张颌是当时魏国最优秀的骑兵将军)。还有他发明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今已失传,无人能够效仿。诸葛亮五十四岁是在五丈原病逝后遵照他本人的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官居丞相而按照平民百姓的标准下葬的人。死后清点家产与他在成都时自写的家产分毫不差,《三国志》中如此记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也就是说诸葛亮一生没有贪过公家一分钱的便宜,敢问今天中国的官员有哪一位敢站出来说他和诸葛亮一样清白!!!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人就是蜀国的一名史官,应该是相当了解诸葛亮的,他是如此评论这位传奇人物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不好意思,本来是想多写写周瑜的,但诸葛亮是在是太让人敬佩了,一不小心就全是他的篇幅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287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彼开头的诗词 以的开头的诗句
- 关于月季的诗句
- 关于生命重要的诗句
- 关于“湘江”的诗词有哪些 湘江的诗句
- 以宁结尾的诗句
- 有关爱情的古诗词-有关爱情的古诗词并写出作者和出处
- 赞美画的诗词名句
- 以行为开头的诗句
- 友开头的诗句-友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第三个字是风的七言古诗句
推荐赏析
- 含有夕阳的诗句-含有夕阳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中国诗词-关于中国诗词的介绍
- 含有李字的诗词歌赋
- 含和字的诗句-含和字的诗句有哪些
- 和朋友告别诗句
- 含柳字的诗句-含柳字的诗句连续两句
- 关于红梅的诗句-关于红梅的诗句和名人名言
- 关于长城的诗词名句-关于长城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 激励人的古诗词-激励人的古诗词经典名句
- 关于酒有关的诗词
推荐汉语
- 「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有关大渡河的诗句
- 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词-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词句
- 描写酒的诗词大全
- 写月亮的古诗句子-写月亮的古诗句子赏析
- 带有广字的古诗词
- 悲伤的古诗词-悲伤的古诗词牌名
- 小学描写秋天的诗句
- 寻6字优美诗句
- 纳兰性德伤春的诗词
- 带花的七字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 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
-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