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的诗句
-
描写月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7.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
19.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求写月的诗词。
1、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暮云收剧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2、永遇乐-明月如霜 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空锁楼中燕。
古中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首词写于元丰元年(1078)苏轼任徐州知州时。
词中即景抒情,情理交融,状燕子楼小园清幽夜景,抒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惆怅之情,言词人由人去楼空而悟得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之理。
作者题记中提及的盼盼,乃唐代张尚书之爱妾,能歌善舞,风情万种。
张氏死后,盼盼念旧情不嫁,张尚书为其所建的燕子楼独居了十多年。
作者声称自己夜宿燕子楼,梦到盼盼,因作此词。
3、减字木兰花-春月 苏轼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4、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5、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一作八月十五夜宿鹤林寺玩月)许浑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6、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7、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8、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9、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0、 江中秋云起 唐-王昌龄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请登录古诗词网,海量诗词任你查。
有关月的文章、诗歌。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春江花月夜》 散文 ===================================== 宁静的夜晚在我的身边围绕。
天上的美丽非月亮莫属。
快乐的你和我,烦恼的你和我,不都曾被月光照过吗?不是炎热刺眼的阳光,不是小得几乎没有光芒的星星,而是柔和、清澈、明净的月亮,它似乎有一些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感觉。
银色的树,银色的花,银色的草都是月光所给予的。
月亮,像佛一样有哲理,像婴儿一样可爱,像露珠一样晶莹,像灯一样照亮人间…… 中秋的月是秋月,它显得那样冷,冷的不近人情,冷的让人感觉不到它往日的温柔,但是却那样惹人喜爱。
月是大自然所给予人类的,在寂寞的夜晚,似乎又增添了一处陪伴人的景色。
有些人认为月亮是精神寄托,看着月亮,似乎把心事都在向月亮诉说。
而有些人对月亮不屑一顾,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
月亮,正如其名,很亮。
它因为嫦娥和后羿的故事而亮,它因为象征着团圆而亮,那种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亮有时让人感到皎洁凄凉,有时让人觉得和蔼可亲。
总之,月,很不平常! 看着月亮,我似乎又感觉到了什么…… (作者:柳州市雀儿山路二小六(3)班 梁艳琪) =========================================== 诗歌 月亮 文 / 吉日木吐 ??今夜没有月亮?? ?? ??今夜没有月亮 ??星星们却闪烁在 ??天空中 ??它们似乎互相问候着 ??晚上好啊?? ?? ??上班早 ??坚守岗位 ??互相鼓励着 ??眨眨眼 ??笑眯眯 ??工作的热情 ??又上来了?? ?? ??关上门 ??拉上窗帘 ??我早已入眠了?? ?? ??现在高傲的心情又来了?? ?? ??早早地上床 ??将要夜幕来临的时候 ??礼拜日拉煤有些疲倦了 ??靠着火墙暖和身子 ??将要入冬的时候 ??温热一下梦的宝贝?? ?? ??暖气倍加欣赏 ??在北方的冬天里 ??被人受冻的手 ??抚摩着感觉到了 ??人间的温暖 ??尽管夏天被人们 ??冷落了甚至无人理睬 ?? ??灰?? ?? ??早早地上床入睡了 ??夜里给自己放了假 ??梳洗头发和脚 ??裸露在灯光下 ??这时候屋里 ??没有任何一个人 ??所以我敢这样做?? ?? ??我的自然面目出现了 ??在这样独处的时候 ??可是外面响起消防车 ??自己觉得奇怪怎么回事 ??将门半打开外面是黑黑的 ??斜对面的十字胡同里露出灯光 ??许久之后又归入平静了 ??早晨起来的老人说 ??前面胡同里的柴火着火了…… ??柴火着火还打110…… ??老人在自言自语嘟哝着 ??另外一个却去看那一堆灰???? ?? ??请不要打扰他的梦?? ?? ??修车的地方去 ??一看那个五金厂 ??工作了三十年的人 ??在睡着了 ??看样子是在梦里修车 ??在黑黑的长椅子上 ??舒展着没有一点知觉 ??他在幸福地入睡了 ??来者是客人不要打扰他 ??悄悄的又回去了 ??拿着刚买的又犄角的羊头 ??明天再说吧心里想?? ?? ??粮液?? ?? ??粮食有好坏之分吗 ??其实全国各地吃的 ??都是一样从庄稼那里来的 ??所以田野是我们的根 ???? ??那么精神食粮是 ??从哪里来 ??也是从五谷稻粮 ??那里来的 ??把你酿成曲粮液 ??哦那么劳驾农民父母了 ??作为孩子我怎么对得起 ??他们呢 ??那些创造者——精神食粮的 ??人们--诗人作家以及各行业的 ??奋斗与挑战都是可歌可泣的劳动……?? ?? ??举止?? ?? ??你的一举一动 ??真的是某个生命的 ??生存与发展联系着的 ??所以谨小慎微 ??深思熟虑之后 ??做出抉择是对的?? ?? ??你的一举一动 ??被引人注目的 ??也就是说被生命的 ??延续和依存相联着的 ??我知道有一条路可以走 ??并且一直向前 ??那就是风筝 ??放飞的弋鸟 ??有足够的羽毛 ??飞向远方?? 李白有关月的诗- - 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乐府·塞下曲六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七古·把酒...
描写月的诗句以及古今中外描写月的文章
我爱月亮,爱她的纯洁,爱她的永恒,爱她的神秘。
中秋节来到了。
为了看月出,傍晚的时候我早早的出去,等着月出。
这时,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大地笼罩着一片朦胧的夜色。
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
村庄、山川、田野,好象一座逼真的,庄严而美丽。
奔腾一天的小河,在皎洁的月光下慢慢的流淌。
吹来,波光粼粼,就像无数小鱼在水面追逐、跳跃。
河边沙滩上有许多人在那里乘凉,轻松而闲适。
连歌声、笑声、说话声也像月亮那样轻柔、和谐。
月亮越升越高,已经爬上了大楼顶。
她俯视大地,把光辉挥洒。
,我眯起了双眼,确确实实看到了明月高悬中模模糊糊的景物。
是山?是水?是天空?是云雾?还是我的影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虽然我不是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月亮的无私,月亮的默默奉献,还有她那促使人类不断进行探索的神秘感,。
也许,月亮上的黑点是蕴藏着宝藏的山脉,正等待着我们去开发。
啊,月亮你是一条淙淙的溪流,时时刻刻为人们送去情感的活水,你是历代文人溺爱的孩子,使他们的文字千百年来一直年轻、灿烂。
你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高山平地。
你丰富的阅历,你的饱含风霜之美,使世人永远有如面对的——可望而不可及。
你的纯洁、永恒、神秘永远得宠于时空的长河,赢得世人无限的眷恋与赞美
作文《古诗中的月亮》
一、月亮是美的象征 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感情,月亮成为文学中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题。
《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
到汉魏六朝,月更成为诗文歌赋的直接描写对象。
南朝周祗《月赋》形象地描述了月的美感:“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
”月被赋予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的审美内涵。
而当月与世间山水相结合,便会构成更加清美的景致。
谢庄《月赋》写道:“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
升秋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
”秋月的纯净之美在山水的背景衬托下得到表现的;月亮朦胧柔和的清辉还有一种化景作用,能赋予山水景物以独特的神韵,陶渊明《闲情赋》云:“月媚景于云端。
”一方面说明月本身是美的,另一方面说高挂云端的明月可以为世间景物增添美感。
写月的诗,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的月光存在。
北宋词人张先在《青门引》中写道:“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描绘的是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过来,令人想象荡秋千的丽人那轻盈翩跹的身影,微妙地表现出词人怀念情人的心绪。
张先《木兰花》中也有:“中庭月色下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表现清明月色中飘过无数淡若无痕的杨花,将自己内心中浮漾的前尘旧梦融入这“无影”画面中。
这些诗,皆因月如梦似烟般的清澄和恬淡,而被罩上一层模糊不清的“朦胧色”,也给人们一种朦胧的美感。
“新月如眉,让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戚楚之美;花月披离,余香袅袅,象征典雅艳丽之美;皓月当空,通脱潇洒,象征着雄浑高古之美,不尽的象征创造着不尽的月亮审美世界,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月亮审美形象。
” 月亮意象的出现,使得全诗的意境立刻变得优美起来。
如《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春、江、花、月、夜是全诗的背景,而月亮又是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纽带,贯穿上下,触处生神。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构成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全诗的意境是如此优美宁静,可以说,《春江花月夜》一诗创造的优美意境是空前绝后的。
而作为冲淡派大师的王维,其诗作的风格是闲、静、淡、远,其诗作的意境也是十分优美的。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意境,不仅如施朴华评价,给人以 “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
诗人在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和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相一致。
明月来相照在诗中不仅与“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
整首诗的意境之优美,让人有“余音绕梁”之感。
月亮不仅本身给人以美感,而且也象征了女子的美貌。
翻阅《诗经》,我们会发现,月亮在诗中象征了女子的美貌,这从《东方之日》、《月出》中均可以得到印证。
其中《东方之日》中以“东方之日”、“东方之月”象征女子的容貌,是富有创造性的。
马瑞辰说:“古者喻人颜色之美,多取譬于日月。
”(《毛诗传笺通释》)这对以后的作家和民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
如宋玉《神女赋》写美女:“其始来也,耀乎白日初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光”,韦庄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名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
它对我国以月喻美人、以月来表达相思之情的诗歌传统具有开创意义。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
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大绍兮。
劳心惨兮!”这是一首月下怀人的情诗。
诗中的“皎”、“皓”、“照”都是形容月光皎洁明亮,“僚”、“懰”、“燎”均是形容女性的美貌。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毛传》注曰: “妇人有美白皙也”。
皎洁的月光使人联想到美人的白皙明艳,高悬的明月暗示美人的可望而不可及。
朱熹在《诗集传第七·陈风之十二》中评此诗曰:“此亦男女相悦而思念之辞,言月出则皎然矣,佼人则僚然矣,安得见之而舒窈纠之情...
描写月亮的诗词
李白的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月亮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水调歌头 作者: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词语解释】 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
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他是唐玄宗时一位有名的宰相和重要诗人,他为人正直贤明,诗风朴实遒劲,对扭转初唐华靡诗风有贡献。
后人常把他与陈子昂并称。
其《感遇》诗十二首,以寄兴为主,讽喻时政,思想深刻。
有《张曲江集》。
回答者:suisha - 秀才 二级 3-5 15:24 --------------------------------------------------------------------------------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回答者:zgsnzj - 举人 四级 3-5 15:25 -------------------------------------------------------------------------------- 水调歌头 作者: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还有就是李白的 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和他的月下独酌 队影成三人 杜甫的 月时故乡明 回答者:最初梦想会实现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5 15:30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答者:来泽冰 - 魔法学徒 一级 3-5 15:37 --------------------------------------------------------------------------------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
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其实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关月亮的数据数不胜数。
以下的供你参考: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 ——(《宿江边阁》) 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月斜。
夜来归鸟尽,啼...
用诗词中的话写文章
这是一个简单若素的故事。
那一年,年少。
青玉案元夕,轻装简伴,短歌行,观赏行人和乐事。
心若轻云,不带一丝沉甸。
偶遇在出其不意的翻开的面具下,翩若轻鸿般的记取心间,不再相忘。
那一月,春华正盛。
浪淘沙北戴河,陪伴祖母避养于此。
心若千千结,立于江边,风吹发翩,望江南,相思绵绵,等待南乡子之归。
那一日,独自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期盼寄于心,笑颜浮上面庞,忍不住满满的都是快乐。
抬头间,是那萦绕于心的熟悉,多么想念啊,日日思念的,不就是那一抹身影么,在眼前了,所以,这一刻,记在心间的福分只愿永遇乐,再无扰心时。
作文 诗中的月
孤月 那冬夜的月亮,静坐在天边的一隅,清亮的光芒带着丝丝寂寥。
太阳吝啬地收起了光芒,群星眠于暗云之后,不见闪亮。
是不是真的害怕那雪霜,为什么夜色放下的帷幕能厚成这样,竟听不见风的歌唱。
夜空的众角都散了,那广袤的大地啊,惟见你的银辉流光。
不是张若虚临江吟唱的时节,也没有诗仙举杯相邀,那张岱是经不住这份冷吧,只敢在更定之时,拥毳衣炉火,游西湖,叹人生渺茫,让我想想,那在瑟索长空上的明月,是不是在偷笑蜉蝣一时的孤独。
我确实有这么一点替它不甘,确实有些许为它不忍。
那明月长悬太空,常伴星河,直到天荒地老,真的不怕寂寞吗? “照人之月情依旧,见月之人今何在?” 百年前,花间月下有多少情侣终成眷属;花间月下又有多少伉俪情意绵长。
那些还唤得出名字的诗人和乐师,月亮已经永远失去他们了。
时间流逝,它明亮的眼睛注视过许多的人,从风华绝代到被埋葬,听着他们的声音渐渐微弱,对着他们不断黯淡的面容直到他们彻底在的眼前消失,而这些只有独自承受,那岂是百年孤独啊。
如果月亮是无情的那该多好,可偏偏它爱着世间的多情之人,它为思妇传递眼神中的默默低语,它倾听谪官抑郁的心声,它总是行走在传世的篇章之中。
每到冬夜,我总是会盯着那轮孤月,它是不是在沉思呢? 至少我在沉思。
我说月亮永恒的驻守是孤独,而我必须独自面对人生不也是孤独。
这是真真切切的沮丧。
月亮是独自爱着人间,沧海桑田。
我也一个人在为人生付出,从始至终。
对月亮来说,那些生命终是短暂的,失去难道不是必然的吗?而在我,努力就确然有结果吗?既然如此,月亮为什么还要去爱呢?我为什么还要试图抓住每一次机遇呢?如果它的结果是黯然神伤,而我也将颓然回到原点。
一切的过程又有意义吗?我愁容满面。
我站在窗前,月亮在夜空中高悬,清澈而明亮,思绪缓缓流出。
或许是这样吧…… 月亮虽然是独自一人,但是它的清辉,它的光芒,却可以把一切的一切都笼罩住,将整个世界都化成自身的一部分。
我沉思着,微笑了。
永远的,就这样,月亮触动自己的四周围……不求回报……不计代价……爱下去……未必就真的孤独了。
我呢,可以不再希求于成果,来把所有的经历都当作珍宝,还是没有人扶持的,还是一个人走人生的路,但留下了丰富的回忆的人生,也不是空白,也不再孤独…… 我禁不住微笑起来,原来,那孤月也可以不孤的。
...
要一篇写月亮的文章
(1) 中秋赏月 一轮圆月挂在树梢上,有几个人坐在树下聊天。
有个人无意中抬头一望,惊讶地说:“今晚的月亮真圆真大呀!”就这样树下的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
这时月亮照在月饼上,一个小男孩好奇地看着月饼。
月饼一闪一闪的,小男孩觉得月饼像月亮一样。
小男孩又想:这月饼为什么咬一口,像一个月牙;再咬一口,还是像一个月牙;把它一口口吞掉,就成了月食,什么都没有了。
小男孩顽皮,而月亮却更加顽皮。
月亮就像是一个小男孩的眼睛,调皮地看着我们。
今天是中秋节,在树林下,江岸上,有许多人仰望着它。
它便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
它悄悄地从云缝里探出一个小脑袋,眼睛碌溜溜地盯着我们。
看到我们正在谈论它,似乎有些害怕,躲在别人的房屋后面。
见四周没有人,它便沿着树杆爬到了树梢上。
又悄悄地爬到别人的屋顶上。
它好像害羞似的,依然躲着人们。
渐渐地它爬上了山,一会儿探出一个脑袋寻视四周,一会儿,好似有些害羞,躲藏在山背后。
也许是它太亮了,惊动了山里的小动物。
小动物向它欢呼跳跃,好似想让月亮更圆更亮。
晶莹剔透的“大玉盘”想装饰天空,不停地向上跃起,不知不觉,它已经升到了天空。
就这样皎洁无暇的月光落到了人们的眼睛里。
一个小男孩,为了抓到月亮,从家里端来了一盆水,月亮倒映在盆中。
小男孩刚想去抓,月亮又悄悄地躲进了乌云里,露出了半个脑袋,向小男孩得意地微笑。
可是月亮又拍别人忘记了自己。
又从云彩中探出头来,顽皮地身人们眨眼睛。
今晚有了这顽皮的月亮,中秋节的黑夜便是如此地短暂。
(2) 今夜中秋 今天月亮圆了,又是一个千里共蝉娟的日子。
记忆中孩提时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饼,是小伙伴的游戏、黑夜里的荧火虫和一夜快乐的梦。
虽然在妈妈的嘴里,已经知道了故乡的名字,可是故乡毕竟好远,就如天上的月亮,还是吃一口月饼才是最真的感觉。
随年龄的逐渐长大,故乡的概念终于在脑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终生不变的乡音;是家常便饭里最香的滋味;是每封家信上那枚圆圆的邮戳;是每当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总不禁一遍遍想象的地方。
在百万分之一的全国地图上,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可它却如今宵的月亮,浓浓地装满了父辈的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泪满襟。
几经生活的变迁,终于从南方回到了北方,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故乡,每个中秋的晚上,思乡的愁绪渐渐淡忘,毕竟是久居故土常忘家,笑看了月圆月缺花开落,醉遍了中秋寒冬夏时雨。
对于曾经生养自己的江南,只记得烟色朦胧,木棉如血,茉莉飘香,棕榈摇曳。
还有中秋晚上的点点萤火。
上一个周末,忽然收到一位江南的朋友捎来的月饼,是杭州五味和的百果苏月,随来的还有朋友简单的一句话:那是很好吃的,你尝尝。
看一方小巧的月饼,白色的酥皮下,透着淡淡的清香,浅浅地衬着青红丝的颜色,那样的精巧、细致,轻轻咬一口,那种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记忆深处所有关于江南的回忆:那是小桥流水的婉柔,芭蕉听雨的清凉,是彩云追月、寒鸭戏水、将军令、步步高的旋律,是长眠于那里的无数的梦的回忆。
是的,离开了不是故乡的家乡,却没有学会不是家乡的故乡的乡音;生长于酒不胜力桃花红的江南,却养就了豪饮江湖道英雄的性格,至今不知我应该是思舟的浪子,还是思马的游侠。
且不论浪子或是游侠,总归都是要漫迹天涯,今夜,应该庆幸自己,可以和父辈一起,摆一份清供,倒一杯淡酒,遥祭九天的明月,还有故去的亲人。
可以点一颗烟,默默地祝福远在异国的家人,轻问海外的中秋,可否有家乡的月亮。
可以站在静静地院子里,看葡萄藤上随风抖动的叶子,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在异地的此刻,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的约定?是否在同看一轮明月。
夜色已经寒了,侵人的月光如丝如网,真想抽刀挥断它,做一根思念的弦,伴以我此刻的低吟,和一曲悠扬的歌,随风寄到遥远的地方,陪你在每个寂寞的夜晚,做一个美丽的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鹤影游侠写于中秋月夜 可惜今年的中秋是满天的潇潇秋雨,拍不着月亮,就写篇文章吧。
(3) 月亮是一个很有气氛的东西. 有月亮的夜晚, 一切变得不同. 2004年11月去黄杨山水库露营, 风景很美,水库边上有一家人居住, 大约是看水库的。
已与那家人谈好,晚餐在他们的厨房里煮。
厨房的门锁着,我喊那家的女人来开门。
她径直走到我眼前,突然发现她拎了一只很大的黑老鼠! 我恶心又惊吓地跑开,我想我的惨叫应该吓着了她。
跑到很远的地方,回头看,厨房的门倒是开了,可是老鼠扔在了厨房门口的台上,没有死还在挣扎,吓得我腿都软了,恶心地不敢回头看。
我拼命地喊那女人把老鼠拿开,她一点都听不到,不知道去了哪里。
时间滴答滴答地过去了好久,她始终不出来,我忍受着煎熬......后来那家男人出来,求他:“你把老鼠拿走好吗?”他满不在意地说:“没关系,已经死了”,我几乎绝望地说:“死了你也不能放在厨房门口呀,我怎么进去!!!”。
那一刻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人生能遇到这么恶心这么尴尬的事。
后来我们几个人商量到水库大坝下的小溪里煮饭,...
李白写月的诗句及表达的情感
李白写月的诗词二十多首,以下三个李白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寄托的思想情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是诗仙在月下的独白。
明知孤独,却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却依然旷达。
于是,他请出无情的明月和无形的影子作证。
既歌且舞,醒而后醉,聚又复散,写活了明月,写活了影子,也写出了自己。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可以说,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她相伴而行。
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
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
其实,万里共明月,本无所谓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
但是,这一方面可见李白对故乡月亮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对比自己身似浮云,滞留吴越,羡慕蜀僧归时还可见到峨眉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床前到天上,从月光到秋霜,距离不可谓不远,想象的桥梁就在这一瞬间架起来了;从举头到低头,从望月到思乡,就在一俯仰之间完成了。
神思飞越千里之外,天涯足迹,人世的沧桑,一一浮出脑海。
有一个声音在心头一遍遍呼唤:故乡,故乡。
供参考。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
唐诗中月的意象 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曾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
”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意象之于诗歌无疑是关键的,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先秦已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先秦故人曾通过“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分别发出了“劳心悄兮,劳心骚兮,劳心惨兮”之叹,“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明月何皎皎》以“明月”演义出一代复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
而“披月踌躇”、“揽月自赏”、“望月凝思”、“抚月痴想”……这些从古籍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
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
“三五明月夜,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气至》),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
月在唐朝中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据学者统计。
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
李白最爱月,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
“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唐·王定保《摭言》),尽管后人考证此说不可信,但李白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月里更洁,月里更黑,人生有时,月光无极。
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常是一卷在手,餐风饮月,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或惑之,或寄之,或怀之,或思之,或忆之,沐一身月辉,纳一空月光,旨趣益远,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
由此,月与诗人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同时也造就了唐诗的盖世名声,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月的激扬、推动和烘托。
首先,月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
唐诗的题目有一大批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如《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望月怀远》、《古朗月行》、《拜新月》、《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十五夜望月》、《峨眉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夜下征虏亭》、《嫦娥》……难以尽数,可以说,是月给了唐诗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
若无月意象的沾溉,就没有上述诗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丽的仙葩,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
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把酒问月》、张继《枫桥夜泊》、赵暇《江楼感旧》、杜甫《月夜》等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也就无缘产生了。
其次,从诗的内容上说,月成为唐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月在唐诗意境的追求历程中,实现了“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月在唐诗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
唐诗中的月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月的边塞意象。
丹纳说,“自然界供给的比人工创造的更美”(《艺术哲学》)。
月在文学作品中构成的富有美感的独特环境,是人工做创造的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
”“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就有《关山月》、《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
”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
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的思愁绵绵,唐诗也不甘落后。
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的惨凄寂寥,有“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
同时,唐诗人又发展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331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有关中秋的诗词名句
- 含有在字的诗句
- 以两字开头的诗句
- 求对自己遭遇感到可悲可笑,带有讽刺悲哀情感的古诗句
- 关于心情句古诗词 描写心情的诗句古诗词
- 关于徐霞客的诗句
- 跟荷花有关的古诗词 跟荷花有关的诗句
- 有关爱国的古诗词-有关爱国的古诗词5首
- 有关积极向上的诗词-有关积极向上的诗词朗诵
- 与“大运河”相关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赏析
- 含有雨字诗句-写出连续两句含有雨字诗句
- 和家乡有关的诗句
- 含有衫的诗句
- 含有树的诗句古诗-含有树的诗句古诗大全
- 含有星字的诗句-写出含有星字的诗句
- 含有不字的古诗句有哪些
- 含君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父亲节的诗词句
- 好的诗词作品-好的诗词作品蕴含高尚情操,凝聚着高度思想性阅读
- 关于沉香的最著名的诗句
推荐汉语
- 「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夔」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描写爱情的古典诗词-描写爱情的古典诗词改编微型小说
- 带有侔字的诗
- 纹字的诗词 带有文字的诗句
- 带有娌字的诗
- 嘈诗句
- 有关桂华古诗词 赞美桂花的诗句古诗词
- 不字开头的古诗句
- 带梁字的诗词-带梁字的诗词佳
- 带有婓字的诗
- 写下大雪的诗句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 郎到断桥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