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歌舞的诗句

描写歌舞的诗句

白居易

【缭绫】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薛涛【试新服裁制初成三首】其三

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

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

王昌龄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杜甫的《赠花卿》

赠花卿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七绝】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唐·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国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晏几道<<鹧鸪天>>中有两句: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宋代诗人 刘子翠 曾留下过

梁园歌舞足风流,

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承平多乐事,

夜深灯火上樊楼。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宋代诗人 刘子翠 梁园歌舞足风流, 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承平多乐事, 夜深灯火上樊楼。曹植〈〈洛神赋〉〉。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白居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梁园歌舞足风流, 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承平多乐事, 夜深灯火上樊楼。刘子翠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曹植《洛神赋》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白居易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 《正月十五夜灯》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国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红袖一时招。张祜《上巳乐》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张祜《千秋乐》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张祜《春莺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吕同老 《水龙吟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萧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移恋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语栗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只应三度按。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仿佛睹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昔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缘谱。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断路人肠。孔尚任《平阳竹枝词》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迥。 看即曲终留不住,云飘雨送向阳台。 白居易《柘枝伎》吴刀翦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辉,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 玉钗挂缨君莫违。 李白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白微雨散芳菲,中园照落晖。红树摇歌扇,绿珠飘舞衣。繁弦调对酒,杂引动思归。

愁人当此夕,羞见落花飞。陈子良《酬萧侍中春园听妓》灿烂金舆侧,玲珑玉殿隈。昆池明月满,合浦夜光回。彩逐灵蛇转,形随舞凤来。甘泉宫起罢,花媚望风台。 李峤《珠》 以上是描写歌舞的诗句,下面是描写歌舞的词语:楚馆秦楼楚馆:楚灵王筑章华宫,选美人入宫;秦楼: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穆公建楼给她居住。指歌舞妓院场所闭门酣歌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楚棺秦楼旧时指歌舞场所,也错指妓女居住的地方。歌楼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歌台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酣歌恒舞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具食与乐备办了酒饭和歌舞。鸾歌凤舞比喻美妙的歌舞。声色狗马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声色货利货:指钱财;利:指私利。贪恋歌舞、女色、钱财、私利。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舞衫歌扇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凤歌鸾舞神鸟歌舞。比喻美妙的歌舞。凤舞鸾歌①形容美妙的歌舞。②仙舞的两支曲名。秦楼楚馆泛指歌舞场所。多指妓院。青楼楚馆犹言秦楼楚馆。指歌舞场所。亦指妓院。贪声逐色贪爱歌舞,追求女色。形容生活放荡。舞榭歌台供歌舞用的台榭。燕歌赵舞①古燕赵人善歌舞,后以“燕歌赵舞”泛指美妙的歌舞。②用以形容文辞美妙。朝歌暮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珠歌翠舞指声色美妙的歌舞。醉舞狂歌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裘马声色 〖解释〗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舞榭歌楼 〖解释〗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同“舞榭歌台”。

搜一下幼儿园表演的爱国的诗歌朗诵带舞蹈

六一诗歌朗诵 “六一”的太阳 为什么这样辉煌? “六一”的花朵 为什么这样芬芳? “六一”的红领巾 为什么这样鲜艳? “六一”的孩子们 为什么这样欢畅…… 你知道,他知道, 大家全知道。

全世界少年们的节日 已经来到, 全世界最天真的节日 就在今朝。

“六一”的歌声 为什么这样动听? “六一”的舞蹈 为什么这样多情? “六一”的故事 为什么这样引人? “六一”的集会 为什么这样欢腾…… 你清楚,他清楚, 大家都清楚。

歌舞、故事、集会 表达儿童的幸福, 今天的小苗, 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是出巢的小鹰, 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

我们是含苞的小花, 明天将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我们就是我们, 红领巾在胸前燃烧。

请看明天 我们将举起山,挑起河, 捧起现代化的祖国, 飞向金色的目标……

大队干部竞选表演什么好,不要诗歌和舞蹈还有唱歌,下午3:00要,紧...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

诗歌欣赏要具备如下的知识:1.如何品诗。

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

所谓“品”,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与诗歌意念相对应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诗情诗意的把握。

2.读诗入意境。

欣赏诗歌还要“读”。

诗歌具有节奏,韵律,不读只看,是无法细致深入地领略这种美感的。

反复认真地读诗,诗中那种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调的铿锵有力、节奏的明快活泼,或者情调的缠绵悱侧、言语的呢呢喃喃、节拍的波浪起伏,就会十分自然地融汇在一起,使你为之所感动。

3.提高欣赏情趣。

当然,诗歌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活动一样,也有一个情趣、格调、标准的问题。

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健康的欣赏情趣,确立较高的欣赏标准,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诗歌作为欣赏对象。

对于情趣和格调过于低下庸俗的诗歌,应该有分析、剔除,批判的能力。

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成 道诗人白居易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

有一天地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

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李白读书的故事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小时候读书却不怎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有一天他到一条小河边去玩,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磨一根铁棒,就上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为什么磨铁棒?”老太太告诉他是在磨针。

李白说:“那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

李白深有感悟,从此刻苦读书,成为一代“诗仙”。

诗词讲座一:什么语言能够入诗

诗歌专题知识讲座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一、诗歌类别古诗从形式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从字数看,基本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隋唐时期的古体诗,题目中一般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近体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格律诗”,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较严格,讲究二、四、六、八押韵;一首诗的句数也有限定:绝句四句,律诗四联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古体诗(古风)四言古诗如:《诗经》古体诗的特点①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都是古体诗.②唐诗中凡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的均为古体诗.②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五言古诗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七言古诗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杂言古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近体诗(格律诗)绝句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鹳鹊楼》近体诗的特点①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②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押韵,律诗二四六八押韵.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律诗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另外,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诗歌还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如从艺术手法上分,有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从表现内容上分有: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羁旅诗、思乡诗、登临诗、闺恋诗、哲理诗、游赏诗、送别诗、咏史诗等.二、诗歌形象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①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靡不毕现.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②诗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③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具体言之,古诗中常见的形象有以下几类:①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②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③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④爱民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⑤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三、思想情感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创作风格.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所以其...

诗词大会中飞花令的由来帮忙解释一下吧

“飞花令”本是中国古代一种喝酒时用来罚酒助兴的酒令。

不过,它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

追根溯源,“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

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现场吟作。

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其喝酒。

例如:花开堪折直须折,第一字是花;落花人独立,第二字是花;感时花溅泪,第三字是花……以此类推。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行令方法: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

如巴金的《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

”当然,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的“飞花令”除了“花”之外,诸如“月”“酒”等都曾被用作关键字;对诗句要求也没有这样严格,选手只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即可过关。

探寻酒令的由来以“飞花令”为代表的饮酒行令,其实是中国人在饮酒时的一种特有的助兴游戏。

酒令的历史由来已久。

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酒风俗,就有所谓的“当筵歌诗”“即席作歌”。

从射礼转化而成的投壶游戏,实际上就是一种酒令。

由此形成的“投壶令”,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到了秦汉之间,承袭前人遗风,文人们亦在席间联句,名之曰“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作为游戏的酒令也就产生了。

“酒令”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贾逵传》:“(贾逵)尝作诗,颂、诔、连珠、酒令凡九篇。

”这里提到的酒令,即是行令的令辞。

魏晋时,文人雅士多喜袭古风,整日间饮酒作乐,清谈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

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已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更因作诗这种高逸雅事的参与而不同凡响。

最著名的一次“流觞曲水”,当数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修禊大会。

当时,“书圣”王羲之与当朝名士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排遣感伤,抒展襟抱,众人所作的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就是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唐宋时,酒令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彩。

据皇甫松《醉乡日月》记载,当时已有“骰子令”“小酒令”“改令”“手势令”的名目了,酒令的游戏规则也有了多种规定。

大诗人如孟浩然、王维、元稹、李商隐、杜牧、皇甫松等,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描写饮酒行令的诗篇,为酒令文化增添了浪漫色彩。

民间流传的李白和贺知章、王之涣、杜甫四人的联诗行令故事,便是一则美谈。

四人联成的一首诗是:一轮圆月照金樽,(贺)金樽斟满月满轮,(王)圆月跌落金樽内,(杜)手举金樽带月吞。

(李)既有格律诗味,又不失为应时即景的“席上之物”。

历史上的著名酒令中国历史上的酒令虽五花八门,品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雅令和通令两大类,其中又以雅令最受欢迎,仅见于史籍的雅令就有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对字令、彩云令等。

《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就描写了当时上层社会喝酒行雅令的生活场景。

行雅令时,必须能引经据典,当场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令者既要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

例如,宋人《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唐朝使臣出使高丽,宴饮当中,高丽有一人行酒令曰:“张良与项羽争一伞,良曰‘凉伞’,羽曰‘雨伞’。

”唐使即席应对曰:“许由与晁错争一瓢,由曰‘油葫芦’,错曰‘醋葫芦’。

”此令中名对名,物对物,唐朝使臣应对得体,同时也可以看出高丽人对中国文化之熟识。

此外,还有种“一物双说令”。

它的行令方式是:每人说出一物,再接两句话,要求这两句话音同而义反,不成则罚酒一杯。

如:“风中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梦里拾珠,拾一颗,失一颗。

”流、留和拾、失就是音同义反的字,符合此令的规则。

好的酒令不但令人赏心悦目,也能道出行令人的心境。

明朝国子监祭酒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谪,同僚为他送行,酒至微醺,行令是必不可少的游戏。

陈询说:“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

”朋友对:“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陈询又答:“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

”人生失意莫不酸楚,但能和同道之人借酒切磋,也算是苦中作乐,有所安慰吧!不过,雅令中最文的还要算诗酒令,这是文人墨客把酒令与诗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文字游戏。

唐代传奇《申屠澄》中记载了一则关于诗酒令的故事: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被风雪阻途,夜投茅屋。

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

这是引用《诗经》所行的雅令。

话音刚落,主人之女就笑着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少女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

他知道少女是在用《诗经·郑风·风雨》里的句子,隐去“既见君子,...

什么是诗歌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很多类别。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历史起源古时候,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歌、民歌、童谣、有关诗的知识

经典诗歌:《诗经》之《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南北朝民歌:《敕勒川》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童谣:《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诗的知识 一 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二 哲学抽象地思考着世界;诗则是具体地表现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改造世界。

三 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

四 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的全般的知识的综合。

五 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

六 一首诗必须把真、善、美,如此和洽地融合在一起,如此自然地调协在一起,它们三者不相抵触而又互相因使自己提高而提高了另外的二种——以至于完全。

七 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灼。

这种闪灼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也犹如用凿与斧打击在岩石上所迸射的火花。

八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九 人类的语言不绝灭,诗不绝灭。

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339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推荐赏析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