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开头的七字诗句
-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唐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和武兴解舟
赵希逢
宋
寂寞黄昏古渡头,凄然秋思满汀洲。
卧薪要复中原地,载荻先烧强虏舟。
席胜长驱如朽拉,老师何苦更迍留。
义旗直指兵无血,剩活千人世世侯。
用清虚堂韵送匏庵少宰服阕还京
沈周
明
三年袍幞违风沙,归家读《礼》如退衙。长髯已间数茎白,瞳视明察无纤花。乡人廿载旷接见,老少瞻拜尝填家。怡然不烦亦不拒,正犹茂木容群鸦。朝廷眷注特虚席,匪直鉴藻兼填葩。要仪百辟重德度,如郁须酒渴乃茶。騑騑四牡不可缓,我亦殷勤当执挝。与君一别绝聊赖,虮虱泮学嵇康爬。衰人载见恐无日,未免握手成吁嗟。时勤相忆但搔首,仰睇天上空云霞。
投宿震泽僧难之翌日戏成以解
王洋
宋
老将病骨犯烟波,厌听蓬窗雨作魔。
一枕僧房得安梦,受恩真是不须多。
送舒从事还南海
任原
明
老逢离别倍伤情,一骑临秋复远行。
客路惊心孤雁影,家林入梦断猿声。
珠崖日落天低海,铜柱云寒雨过城。
翻忆旧游多感慨,独嗟书剑误儒生。
老还
宋祁
宋
老还东观复怀铅,坐对秋风鬓飒然。
怨曲未平曾破瑟,故疮虽愈尚惊弦。
萧条门巷张罗外,閴寂曹司搁笔前。
借问不才为累否,古来山水尽天年。
游南翔寺追和葛天民韵
南洲法师
明
白鹤南翔何日返,香云不断春风转。
屋为鳞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门远。
的的明灯金殿寒,沉沉复道长廊晚。
老翁矍铄皓须眉,爱客将迎笑盈面。
自言天监拓基来,食指数千犹共饭。
断碑壁下试摩挲,龟趺剥落埋荒藓。
茫茫往事比寒潮,苍烟落日愁难遣。
就中何处惬深游,玉甃清池开别院。
二齐已去老堪徂,故垒空来旧栖燕。
吾宗有弟知此怀,炊黍功名岂荣愿。
便呼阿买写新诗,砚池涩拥清冰片。
诸葛武侯
刘黻
宋
高卧曾吟梁父诗,痛无鍼石活当时。
天公未坠炎刘祀,心事能令先主知。
八阵尚存惊对垒,一星才落便无师。
勋忠遗舄藏岷蜀,老柏苍苍万古思。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
释宗杲
宋
三世诸佛不知有,老老大大外边走。
眼皮盖尽五须弥,大洋海里翻筋斗。
狸奴白牯却知有,瀑布不溜青山走。
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48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有关少年的诗词-有关少年的诗词徐志摩
- 描写青楼生活得诗词 寻找一些关于青楼的诗句
- 关与踢毽子的优美诗词 找一些有关踢毽子的诗句
- 怀念长辈逝世的诗句或挽联
- 以时字开头的诗句-以时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琴音”的诗句有哪些
- 雨夜古诗词大全
- 以韵字开头的诗句
- 有关大鹏的诗词-有关大鹏的诗词名句李清照
- 形容葡萄的诗词-形容葡萄的诗词有哪些
推荐赏析
- 关于爱国主义的诗句
- 关于老人的诗句-关于老人的诗句乐观
- 关于怀乡的诗句是
- 含有墨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老年人的古诗词
- 含秋风的诗句-含秋风的诗句古诗
- 关于春天诗句古诗大全
- 古人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夏天的诗句短-关于夏天的诗句短的
- 含苔的诗句-含苔的诗句五字
推荐汉语
- 「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鶩」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带有濞字的诗
- 描写春天的诗词句有-描写春天的诗词句有哪些
- 形容“点将”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清明的诗词-描写清明的诗词故事谚语
- 带有蠢字的诗-带有蠢字的诗句
- 带有某字的诗-带有某字的诗句
- 勤奋好学的古诗词-勤奋好学的古诗词课文带注释
- 描写雪夜的诗词名句-四年级描写雪夜的诗词名句
- 带有濑字的诗
- 大雪纷飞诗句-大雪纷飞诗句并悼念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