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水稻诗词 形容“水稻”的诗句有哪些
-
种水稻诗词 形容“水稻”的诗句有哪些
1,《稻田》唐代 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译文: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滔田肥。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3,《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唐代 许浑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
村径绕山松叶暗, 野门临水稻花香。
译文:秋天来了,大雁低飞在池塘之上,系好马,在夕阳之下散步。乡村的小路环绕着大山,松树林一片昏暗,野门边的水稻传来阵阵花香。
4,《山村》宋代 戴复古
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
译文:六月的大雨刚洗礼过山村,一阵凉意,田地里的流水里都带着水稻的花香。
5,《北山杂诗十首 其六》宋代 苏过
西南望平原,汝水稻千顷。
译文:西南方的平原一望无际,你们种植了有千亩的水稻。
关于水稻的诗词有哪些?
1.《稻花》
诗人 董嗣杲 朝代:宋代
四海张颐望岁丰,此花不与万花同。
香分天地生成里,气应阴阳子午中。
顷顷紫芒摇七月,穰穰玉糁杵西风。
雨暘时若关开落,歌壤谁摅畎亩忠。
2.《稻花》
朝代:宋 作者:连文凤
纷纷儿女花,为人作颜色。
眼饱聊自慰,饥来不堪食。
此花不入谱,岂是凡花匹。
太阳丽天中,正气从午得。
开此丰穰瑞,脱彼风雨厄。
始华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间,舒啸意自适。
田者告我言,乐岁兹或必。
但期一饱死,百年漫劳役。
3.《稻花桑花》
作者:舒岳祥 年代:宋
稻花花中王,桑花花中后。
余花毕嫔妃,以色媚左右。
稻花吹早香。风露千万亩。
上以奉玉食,粢盛及醴酒。
下以饱苍生,亿兆哺其口。
桑花虽无华,红葚映纤手。
皇后首亲蚕,六宫承傅姆。
天生众裸虫,无羽毛飞走。
匪此皆冻死,性命安得有。
予谓二花者,斯民之父母。
昔予赋麦花,适当来牟候。
未及歌二花,三花谁可后。
请续时夏诗,以为风化首。
4.《刈稻了咏怀》
作者:杜甫 年代: 唐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
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
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5.《四时田园杂兴十二绝》
作者:范成大 年代:宋朝
其一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其二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嬴糠核饱儿郎。
其三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与水稻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苏秀道中》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3.《悯农》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4.《长相思》宋·蔡伸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5.《茅堂检校收稻》唐·杜甫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御夹侵寒气,尝新破旅颜。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悭。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
关于农民种稻谷很辛苦的古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种水稻打油诗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我国的水稻种植范围
我国的水稻分布区域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域和16个亚区,这些都是专业的学的,不必要掌握。按水稻的集中分布,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一东(即主要为南方平原地区)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等。江苏嘛,淮河以南地区可种植。
我国水稻种植业主要产地举例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8%。
1. 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
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西迄云南的广南县,南至广东的吴川县,包括131个县(市)。
2. 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
北界东起麻栗坡县,经马关、开远至盈江县,包括滇南41个县(市)。
3. 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岛,共22个县(市)。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8%。
1. 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
位于年≥5300℃等值线以北,淮河以南,鄂西山地以东至东海之滨。包括苏、浙、皖、沪、湘、鄂、豫的235个县(市)。
2. 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
以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平原为主体,包括川、陕、豫、鄂、甘5省的194个县(市)。
3. 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年≥10℃积温5300℃线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西山地东坡至东海之滨,共294个县(市)。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1. 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
包括黔中、东、湘西,鄂西南,川东南的94个县(市)。
2. 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
包抱滇中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个县(市)。
3. 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其中云南的中旬、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墨脱等7县。
我国北方稻区稻作面积常年只有3千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6%,以下仅作概括性的介绍。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1. 华北 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
2. 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
年≥10℃积温3500-4500℃。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30-140天。生长期间日照1200-1600小时,降水400-800毫米。冬春干旱、夏秋雨多而集中。北部海河、京津稻区多为一季中熟粳稻,黄淮区多为麦稻两熟,多为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要发展节水种稻技术,对稻田实行综合治理。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1、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
2、 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1. 北疆盆地早熟亚区;
2. 南疆盆地中熟亚区;
3. 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
古代人用什么方式来种植水稻和粟的
C自然条件的差异河姆渡南方长江流域,有水稻种植条件。而半坡是中原黄河流域,那里自古适合种植粟米。事实上,粟米在东晋南渡之前一直都是中原人民的主食,直到长江流域被开发后,水稻才逐步成为中国人的主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648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有关于莲的诗词名句
- 猜诗句:写出九宫格里的字可以组成的诗句 诗句九宫格
- 以石字开头的诗句
- 有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有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有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和诗句
- 有关描写山水田园的诗词-有关描写山水田园的诗词有哪些
- 雨的诗词名句-关于雨的诗词名句
- 带有秀字的诗句
- 紫砂壶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珍惜爱要趁早的诗句
- 描写2月雪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赏析
- 含杰字的诗句
- 古代恋爱诗词-古代恋爱诗词歌赋
- 奋发向上的诗句-奋发向上的诗句照片
- 含拟人手法的诗句
-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词名句
- 关于咏雪的诗句古诗词
- 含有悦字的诗词
- 含有骚字的诗句-带有骚字的诗句
- 关于描写衡山的诗句
- 端午节的诗词名句有哪些-有关端午节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推荐汉语
- 「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李清照表现愁的诗词全集
- 别打头的诗句
- 写爱国精神的诗句
- 王维古诗词 自然风光
- 描写中秋团圆的诗词-描写中秋团圆的诗词句子
- 带雪的诗词李清照
- 苏轼爱情的诗词名句
-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词名句
- 带有杗字的诗
- 时光的诗词-表达亲子时光的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
-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