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卧结尾的诗句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宋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咏梅九首
高启
明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赠水军都将
张蠙
唐
平生为有安邦术,便别秋曹最上阶。
战舰却容儒客卧,公厅唯伴野僧斋。
裁书榭迥冰胶笔,养药堂深藓惹鞋。
直待门前见幢节,始应高惬圣君怀。
寄中都故人
袁说友
宋
千山叠叠高入天,中有缥缈之神仙。
壁立烟容风虎卧,林深洞启云龙潜。
长安诗公有健笔,蜀道客子无新篇。
尺书万里寄天远,万一故人曾我怜。
刘曲龙潭
元好问
元
层冰积浩荡,陵谷低吞吐。
窈窕转幽壑,突兀开净宇。
回头山水县,亦复堕尘土。
孤云铁梁北,宇宙一仰俯。
风景初不殊,川途忽修阻。
寒潭海眼净,黕黑自太古。
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
谁能裂苍崖,雷风看掀举。
水龙吟·云词
赵长卿
宋
先来天与精神,更因丽景添殊态。拖轻苒苒,才凝一段,还分五彩。毕竟非烟,有时为雨,惹情无奈。道无心,怎被歌声遏断,迟迟向、青天外。
宜伴先生醉卧,得饶到、和山须买。也曾恼杀襄王,谁道依前不会。我欲乘风归去,翻怅恨、帝乡何在。念佳期未展,天长莫合,尽空相对。
由京买航还武康夜泊中途因醉晓还邑中摭实有
董嗣杲
宋
上船且偃卧,月出揽衣起。
周览郊原旷,肆毒暑未已。
河汉水色净,身寄图画里。
幽情苦跋涉,未克安所止。
忆荡西湖舟,白莲弄清泚。
歌声透夜响,钜丽瀛蓬比。
景绝四无人,风摇六桥水。
今如梦中觉,乍离官河觜。
板桥馀店灯,酒旗三尺纸。
狂来发兴深,野航暂时舣。
崖凉胜埋篷,独信桥阑倚。
倏然想归程,便迟二十里。
醉眼忘离津,风顺差可喜。
入邑日已高,不掩罍之耻。
因感孤生浮,若此能几耳。
饭後自嘲
陆游
宋
岁熟家弥困,天寒酒阙倾。
仅能炊稻饭,敢望糁藜羹。
一榻解腰卧,四廊摩腹行。
诗人要疏瘦,此日媿膨脝。
蜡烛
杨万里
宋
未夜身先卧,不春花巳开。
泣残双泪雨,愁得寸心灰。
妇病行
江总
隋
窈窕怀贞室。
风流挟琴妇。
唯将角枕卧。
自影啼妆久。
羞开翡翠帷。
懒对蒲萄酒。
深悲在缣素。
托意忘箕箒。
夫壻府中趋。
谁能大垂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42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关于苍凉的诗句
- 带苑的诗词 带有圆字的诗句
- 带有鲲诗句
- 充满正能量的古诗词 充满正能量的诗句
- 有关武汉的诗句有哪些?
- 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_的诗句…… 怎样报答父母之恩
- 赞美草原的诗词有哪些
- 屈原《离骚》有哪些诗句
- 描述坝上草原风景的诗句有哪些?
- 最后一个字是关的诗词
推荐赏析
- 含纸的诗句-含纸的诗句有哪些
- 端午诗词文秀
- 含有胡字的诗词
- 冬季的雨的诗句-冬季的雨的诗句 古诗
- 关于美的古诗词-关于美的古诗词名句
- 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文网
- 关于进步的古诗词-关于进步的古诗词 正能量激励人的古诗词
- 和中秋节有关诗词
- 含有南字的诗句有哪些-含有南字的诗句有哪些飞花令
- 含河诗句-含河诗句有哪些
推荐汉语
- 「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三月诗词歌赋-三月诗词歌赋大
- 写春天的诗词-写春天的诗词歌赋
- 苏轼写山水的诗词
- 李商隐诗词代表作
- 清明节古诗词的100首
- 先秦诗词代表作
- 山茶花的古诗词
- 李白描写春天的诗词-李白描写春天的诗词有哪些
- 秋意诗词-秋意诗词名句网
- 人字的诗词-还有人字的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 马上离魂衣上泪各自个、供憔悴
- 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