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的诗词歌赋
-
乙卯重五诗
陆游
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宋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明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陈与义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黄庭坚
宋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苏轼
宋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小重山·端午
舒頔
元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乙卯重五诗
陆游
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苏轼
宋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吴文英
宋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535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仗开头的诗句
- 晏殊关于爱情的诗词
- 赞美秋天的诗词名句
- 描写骏马的诗句有哪些需要五句
- 英姿飒爽的诗词
- 诗词节奏怎么划分 怎样划分诗句节奏-
- 关于奉献的诗句
- 中华古诗词300首-中华古诗词300首背诵
- 介绍自己的诗句 急啊!!!!!!!!
- 关于“云雾茶”的诗句有什么?
推荐赏析
- 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大全
- 关于咏史怀古的诗句-关于咏史怀古的诗句的古诗
- 红楼梦诗词歌赋-红楼梦诗词歌赋全集
- 关于离情的诗句-关于离情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艰苦奋斗的诗句
- 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含有动物名称的诗句和作者是谁
- 含有不字的诗句100首
- 关于晴天的诗句-关于晴天的诗句有哪些
- 古诗词 歌曲-古诗词歌曲的分类包括
- 关于傻的诗句
推荐汉语
- 「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形容植物长的诗句
- 天涯明月刀游戏中,剧情中燕南飞说的诗句是-
- 相知诗词 关于相知的诗句
- 描写愁的诗词-描写愁的诗词句
- 带诗字的诗词-带诗字的诗词大全
- 带有人的古诗词100首
- 形容“添丁”的诗句有哪些?
- 带有鍒字的诗
- 爱情相思的诗句古诗词-关于爱情相思的诗句古诗词
- 带有緉字的诗
热门诗文
- 言怀·恨乏平戎策
- 西江月(中吕宫)
- 鹊桥仙(缑山仙子)
- 阮郎归(闺情)
- 最高楼
- 少年游(十之六·林钟商)
- 绛都春(燕亡久矣,京□适见似人,怅怨有感)
- 齐天乐·碧云阙处无多雨
- 【越调】小桃红_辛尚书座上
- 【南吕】一枝花_为玉叶儿作
热门名句
-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
-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