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日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抗日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于抗日战争的诗句有: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忠祠碧血千秋在,暗淡苍穹百万星。 以下是关于抗日战争的诗歌:
一、《赞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 现代 诗 作者:艾国斌
远渡重洋匡正义,长天飞虎斗倭狼。
昆明空战奇勋树,重庆鏖兵浩气扬。
穿越驼峰连国脉,奔袭日阵卫滇疆。
将军事迹传千古,日月同辉姓字香。
全文译文: 远渡海洋展现正义,长天飞虎斗倭狼。昆明空战奇勋树,重庆鏖兵浩气扬。军人穿越驼峰保卫国脉,进攻突袭日军阵保卫卫滇疆。将军事迹流传千古,日月同辉姓字香。
二、《和董必武同志七绝其一》现代诗 作者: 朱德
敌后常撑亦壮图,
三师能解国家忧。
神州尚有英雄在,
堪笑法西意气浮。
全文译文:计划打击敌人的宏图壮志,海陆空三军能为国解忧。神州大地英雄咋,笑话法西斯敌人的浮躁。
三、《和董必武同志七绝其二》 现代诗 作者: 朱德
黄河东岸太行陬,
封锁层层不自由。
愿与人民同患难,
誓拚热血固神州。
全文译文:黄河的东岸太行山上,层层封锁让我们不自由,我们愿意与人民共同经历患难,发誓热血来保卫神州大地。
四、《和董必武同志七绝其三》 现代诗 作者: 朱德
朋辈志同意自投,
团成砥柱止中流。
肃清日寇吾侪事,
鹬蚌相争笑列侯。
全文译文: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意气相投,团结起来形成抗战的中流砥柱,肃清日寇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五、《和董必武同志七绝其四》 现代诗 作者: 朱德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
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
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
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
奋斗呀!重任在肩,
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
全文译文:荒山遍野,战火熊熊,敌军堡垒中的枪机让战马受惊不前进,风吹草枯萎,白霜将火熄灭,战士们以自己的身躯保卫山河,突破封锁,曙光将至,黑暗终将会过去。
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操的传承,在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觉醒,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而成的蕴涵深厚的爱国诗词。本书就精选了这些诗词,让人们能重新燃烧这种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中国抗战诗词精选》是199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金亭。中国抗战诗词精选,ISBN:9787540209315,作者:杨金亭 编辑。
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和诗,
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
——爱因斯坦要让我们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应该可爱才行。
——爱德蒙 柏克爱国主义:一堆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
——安卜罗斯 皮尔斯恶国家甚于无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陈独秀 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
——列宁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塞缪尔 约翰逊(Samuel Johnson)爱国主义就是积极地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杀人并被杀。
——勃特兰 罗素 爱国主义是超越于原则之上的对于不动产的一种专横的崇拜。
——-乔治 简 纳森 除非你把爱国主义从人类中驱逐出去,否则你将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宁静的世界。
爱国主义是一种有害的、精神错乱的白痴形式。
爱国主义就是让你确信这个国家比所有其他的国家都要出色,只因为你生在这里。
——乔治 肖伯纳 当爱国主义涉入认知领域时,是一个应该被扔出门外的混小子。
——阿瑟 舒本华 那些没有自尊的人仍然可以是爱国的,他们可以为少数牺牲多数。
他们热爱他们坟墓的泥土,但他们对那种可以使他们的肉体生机勃勃的精神却毫无同情心。
爱国主义是他们脑袋里的蛆。
——亨利 大卫 梭罗 爱国的言论是为政治服务的,每当社会动荡民怨沸腾的时候当权者就会祭出这件法宝来转移民众视线,说起来已经臭不可闻了! 圣雄甘地说:“我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印度人”。
中华民族之魂鲁迅说得更好:“把沦为异族奴隶之苦告诉国人,是很必要的,但是切莫使人得出结论:那么,我们倒不如做自己人的奴隶罢”。
对于那种“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的伪民族主义,这两句话应是最好的回答。
郭嘉的面子受到高度重视,而一个个具体的中国公民的权利与尊严却不被当作一回事。
鲁迅说,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中国爱国名人有哪些
陈毅(1901~1972年)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字仲弘。
四川省乐至县人。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回国。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
同年 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
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
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 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 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闻一多(1899-1946)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
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留学。
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
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
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
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
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
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
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
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
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
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
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
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
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
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
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五个有趣的名人故事
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
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
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
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
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
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
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
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
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
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
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
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
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2: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
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
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
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
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
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7,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
有没有关于红军长征的名人名言
国内的: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 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邓小平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江泽民 遵义会议,毛主席拨转航向、使中国革命在惊涛骇浪中得以转危为安,转败为胜。
——周恩来 万里长征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是一次严重的锻炼,绝大多数党员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刘少奇 伟大的人民军队经过无数艰难的流血的斗争和万里长征,以求达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个伟大的目的——朱德 二万五千里长征震动了世界,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充分表现出了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张闻天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王稼祥 红二、六军团远征的成功,再一次证明红军是不可摧毁的力量——任弼时 红军部队之所以坚固与有战斗力,是由于红军兵心团结,民众给红军以帮助,红军中有一些聪敏且有才能的领袖——陈云 国外的: “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生存的凯歌,……”。
——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 “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 ——美国著名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毫无疑问,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业绩——巨人中国醒了,它正震撼着世界!” ——王安娜在《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的学术专著《一九三五年长征》 还有就是毛泽东的有关长征的诗篇。
手打的,给分吧给分吧。
...
天水名人古诗词
天水的历史名人名祖名帝 伏羲.女娲:与西方亚当、夏娃创世纪的故事一样,中国也有自己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他们是原始部落社会时期的领袖。
“大目、山准、龙颜”的伏羲教民渔猎畜牧,创造书契,钻木取火,始创八卦,旋定历法,始创嫁娶,使人类走上文明之途。
后来人类遭遇洪水,人种灭绝,只剩伏羲与女娲兄妹二人,两人不得不成婚繁衍人类。
次后,女娲代伏羲为首领称女希氏。
诸侯共工与祝融争斗天下,头触不周山,天柱折缺,女娲乃以五彩石补天,这几乎与西方洪荒时代传说一模一样。
伏羲、女娲作为人类初祖,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轩辕.嫘祖:历史上称为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崛起于成纪,与妻嫘祖一起成为继伏羲神农之后的氏族集团领袖。
从轩辕开始,华夏氏族逐渐归顺结盟统一,开创了战事征伐、疆域开拓、经济农桑的新时代。
嬴非子:嬴秦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好畜牧而应周孝王征召(公元前897年,周孝王十三年),在 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无马不成行,无马不成军,驭马和军马在经济、交通、国防上作用十分重大。
因此,周孝王封嬴非子为附庸(国),准许在秦地(即秦亭,今张川县后川河谷)建邑,号称嬴秦。
秦由此正式成为周朝在西域的封国,开始了秦族走向强盛的历史。
秦襄公:(?--公元前766年)非自第五代孙,居犬丘。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内乱,犬戎族乘机攻破周都镐京,西周灭亡。
时秦襄公率兵保护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秦襄公作为东周王室第一功臣,受封诸侯,原周王室直辖的歧山以西土地也全部赐于秦作为领地。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李 嵩(公元351年--公元417年)西凉建立者,李广16世孙,祖籍成纪(今秦安县),世居西凉,曾任宁翔将军,得河西六郡,自称凉公建都敦煌,称西凉国,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其重教育才,屯田边关的建树,为后代所颂扬。
李渊 李世民(公元566年--公元635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李之后代,隋朝时任谯州、陇州、歧州三州太守,太原留守。
隋末起义,兵出太原,直指关中,以二十万大军攻入长安,称皇帝,号唐高祖,国号唐朝。
李渊作为中国历史上辉煌、强大繁荣盛唐的缔造者,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割据战乱的局面,其史迹足以彪炳史册。
现在,天水人民把他和李广、李白并称成纪三李,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秦穆公:(?--公元前621年)名嬴任好,在位38年,春秋五霸之一,都雍城(系陕西凤翔县境),称霸西域戎国,从此,秦的名称随戎族(后称匈奴)流动向异域传播,“秦”成了域外民族对中国的称呼,古波斯文中“赛尼”、《圣经》中“希尼”都是“秦”的音译。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
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
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李特、李雄:(?--公元303年)巴氏族,原为巴西宕渠人(今四川曲线渠县),后迁居略阳(今秦安县东南)。
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天水等六郡饥民起义,推李特为首领,率众二万余人,与晋军作战,先后南攻广汉、成都。
公元303年,攻取成都少城建国,年号建初。
李雄(公元274年--334年),李特之子,公元303年继父位攻克成都,称成都王。
公元306年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史称成汉 苻洪、苻坚:(公元285年--公元350年)氐族,略阳临渭人(今秦安县东南),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
东晋时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
不久,自称三秦王,建立前秦政权。
苻坚(公元338年--385年)二十岁时立自己为大秦天王,三十一岁时先后攻灭前燕、前凉等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
公元383年,征调九十万军队攻晋而败,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姚苌、姚兴(公元330年--公元393年)后秦国建立者,羌族,伏羌(今甘谷县)人。
公元384年攻灭前秦国,在长安称帝,史称后秦。
姚兴(公元366年--公元416年),姚苌子,在位22年,注重农业,兴办佛教和儒学,学生达一万余人,先后灭西秦及后凉,与北魏、东晋对抗。
吕光(公元338年--公元399年)后凉的建立者,略阳人(今秦安县),初为苻坚将领,率兵攻西域,后割据凉州,建国后凉。
名臣名士(天水名臣多忠良直谏之士,与刚烈秦风熏染有关。
而名士或不致仕,或退隐故里著述立说,或执教育才,堪为陇上风范。
) 李冲(公元450年--公元498年)天水人,李蒿之曾孙。
北魏孝文帝时,李冲为秘书中散,负责宫中文书,后升为秘书令,参与朝政。
公元485年,李冲提出均田制、三长制的改革建议,得到魏孝文帝采纳,实施后使北魏国力大增,鲜卑与汉文化逐渐融合。
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李冲任镇南将军、侍中少傅,负责营建新都工程,...
关于读书的名人事例
名人是怎样读书的: 1.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
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
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2.毛泽东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
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
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
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
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
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
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3.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
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
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
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
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
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
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 4.诸葛亮 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
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5.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
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
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
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6.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
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7.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
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
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
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
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恩格斯的读书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
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
”“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
”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 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爱读书的故事?
1.伽利略好奇善问: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
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
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2.(1)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
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
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
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3.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4.施洋搓脚夜读: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
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
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
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5.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
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6.曹禺真读书假洗澡: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
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
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
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7.张曜拜妻为师: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
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
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
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
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
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
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
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
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
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
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
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
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
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2 名人读书故事 8.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9..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
名人读书的故事和名言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作者:莎士比亚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 作者: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
... 作者:莎士比亚书是纯洁、美好的特殊世界,生活在其中,其乐无穷。
... 作者:华兹华斯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 作者:培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作者:周恩来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
... 作者:爱迪生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作者: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作者:朱熹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作者:颜真卿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 作者:鲁迅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 作者:列宁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 作者:普希金阅读——这是最好的学问。
... 作者:普希金书,这是这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 作者:赫尔岑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装饰的王冠,也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挤奶的奶牛。
...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 作者:别林斯基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
... 作者:别林斯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作者:高尔基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 作者:高尔基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 作者:高尔基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 作者:高尔基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 作者:高尔基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舒畅愉快,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你尊敬别人和自己。
... 作者:高尔基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 作者:歌德
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
陈毅吃墨 有一年秋节,陈毅跟随母亲去亲戚家,在那里得到了一本一直想读的书,便像得到了宝贝一样,一个人躲在小屋子里专心致志地读起来。
吃饭的时候到了,主人三番五次地催他吃饭,他却像没有听见一样,仍然坐在那里看得十分入神。
主人就把一碟糍粑和一碗芝麻酱面条端在他的面前。
陈毅一面看书,一面吃糍粑,由于心思全在书上了,本来吃糍粑应该蘸糖,他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了墨,一连吃了两口,还没觉出来。
当他还要吃的时候,母亲走进来了,见陈毅吃得满嘴都是黑墨,不禁“啊”了一声,亲友们闻声赶来,个个乐得捧腹大笑。
从此,家乡的人们都亲切地称陈毅是“喝过墨水的人。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830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高中《语文》常考的古诗词有哪些 语文常考诗句
- 咏红枫的诗词
- 赞美风景如画的诗词
- 有关墨的诗词-有关墨的诗词吴江诗词网
- 分别以徐伟,康字为开头的诗句 以伟开头的诗句
- 带有莫字的诗句
- 描写潜山的古诗句
- 有关陆游的爱国诗词有哪些
- 表示被人陷害悲伤的诗句
- 离骚中经典的诗句
推荐赏析
- 关于春景诗句-关于春景诗句大全
- 感叹自己老了的古诗词
- 含有冬字的古诗词-含有冬字的古诗词飞花令
- 含水的诗句有哪些-含水的诗句有哪些的诗句
- 关于中秋节的现代诗词-关于中秋节的现代诗词 徐志摩
- 感恩父母的古诗词-感恩父母的古诗词有哪些
- 关于杜鹃花的诗句古诗-关于杜鹃花的诗句古诗词
- 含有思乡的诗句-诗中含有思乡的诗句
- 含有北的古诗词
- 关于仇的诗句
推荐汉语
- 「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千古诗句-千古诗句励志古诗文
- 形容花美人美的诗句
- 写黄昏夕阳的诗句
- 写温暖的诗句-写温暖的诗句是什么
- 形容冬天的诗词有哪些
- 有关带酒的诗句
- 形容人自恋目光短浅的诗句
- 一生平安的诗词 只希望一生平安的诗句
- 垂柳诗句-垂柳诗句垂柳
- 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诗词
热门诗文
- 感恩多
- 浣溪沙(和张文伯海棠)
- 玉楼春(戏赋云山)
- 【南吕】一枝花 丽情_银杏叶凋零
-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 无题二首(来是空言去绝踪)
- [南吕]金字经·怨战
- 夜夜曲(河汉纵且横)
- 摊声浣溪沙(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
热门名句
- 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