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楚国的诗句

关于楚国的诗句

1.《鞠歌行》

唐代:李白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2.《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唐代:李白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3.《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唐代: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4.《碧磵驿晓思》

唐代: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5.《杂诗》

唐代:王维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6.《长城下

唐代:曹邺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7.《送人南游》

唐代:温庭筠

送君游楚国,江浦树苍然。沙净有波迹,岸平多草烟。 

角悲临海郡,月到渡淮船。唯以一杯酒,相思高楚天。

8.《兰溪(在蕲州西)

唐代: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9.《秋夜与友人宿》

唐代:杜牧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蒹葭露白莲塘浅, 

砧杵夜清河汉凉。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岐路客愁长。 

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10.《经李给事旧居》

唐代:许浑

归作儒翁出致君,故山谁复有遗文。汉庭使气摧张禹, 

楚国怀忧送范云。枫叶暗时迷旧宅,芳花落处认荒坟。 

朱弦一奏沉湘怨,风起寒波日欲曛。

楚国是被灭亡的吗

历史是不好假设的,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

不过历史并不纯粹是必然,很多历史进程是由偶然因素触发的。

楚国在战国中期灭国众多,强盛时北涉黄河,东到江浙,西控巴蜀,南制闽粤,成为当时领土最大的国家。

军事力量自不必说,文学造诣中楚文化是自成一家,与中原文化争辉可也。

难怪有人曾断言“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这里“帝”和“王”都是动词,“王”念第四声。

两字都是为帝为王的意思) 本来历史上都说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但对于吴起让楚国强大却重视欠佳。

很多人以为商鞅变法以后楚国就没机会了,不至于到那地步。

但到了怀王和顷襄王时,确实就由胜而衰了。

二王的确弱智,又胆小量窄:政治上被讹诈,还疏远忠臣;军事上又抛弃楚国“尚武”的传统,不断兵败地削。

从此,楚国离灭亡就一步步接近了。

是不是说要是怀王和顷襄王当不上楚王,楚国就还有希望?或者他们的后继者若像楚庄王一样“一飞冲天”,楚国就不会灭亡?谁知道!毕竟即使是有偶然因素加入的历史,也是如铁铸一般,是不会被更改的。

怀王和顷襄王的登基也许是个偶然的错误,但单就这个偶然的错误下结论的话,它遗憾地导致了一个必然的灭亡。

悲哀! 你提到的原诗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上面的朋友改得很全了。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大概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其虎视眈眈的威势气魄多么雄奇壮伟啊!”

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楚国灭亡鲁国

楚国灭亡鲁国,是公元前255年史载,公元前255年,鲁国为楚国所灭。

鲁国被灭后,楚王并未杀害鲁顷公,而是“迁顷公于莒城”,“封鲁君于莒”,即被封地于今山东省莒县。

至于前249年,的确是鲁顷公二十四年,但该年是鲁顷公死于山东东阿之年,自此鲁国绝祀。

秦国那个朝代灭亡的楚国

1、东周战国时代。

2、虽然前256年秦国攻入雒邑,西周公投降,周朝被公认彻底灭亡。

但是东周分封的列国还没有被完全灭亡,秦国还没有统一天下,所以此时还被公认属于战国时代。

直到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原,这才算是秦代开始。

而楚国被灭是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

3、秦灭楚具体经过: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军进攻楚国北部,开道击魏,揭开了攻灭楚国的序幕。

这年,秦王赵政又派李信和蒙武率20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分兵两路进攻楚国。

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一军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蒙武率一军攻打寝(今河南沈丘东南),均击败楚军,会师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

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

项燕挥军尾随秦军,追击三天三夜,乘秦军轻敌无备,在城父发起突然袭击,大败秦军,占其两座营垒,杀死7名都尉。

李信带残兵逃回。

秦王赵政认识到楚虽已衰弱,但毕竟地广人众,仍具有一定实力,非轻易可灭。

他亲赴频阳(今陕西蒲城西)王翦家,敦请其统兵出征,并按其要求调军60万归其指挥。

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

攻占平舆后,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与秦军决战。

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

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

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

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

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蕲(今安徽宿州东南)南大败楚军,杀死项燕。

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

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

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

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楚国灭亡为什么最冤

秦楚之战,秦败。

王委张仪入楚,以割城献楚止战。

怀王惜才欲留仪,谓秦留仪侍楚,可免割城。

秦王不悦,仪使计诱楚怀王入秦,怀王无防,招杀。

故后传:楚虽三户,灭秦必楚。

翻译就是:秦国和楚国打仗,秦国败了。

亲王委任张仪出使楚国,用割地求和。

楚怀王爱惜人才,想留下张仪,告诉秦国说,留下张仪效力楚国,就可以不用割地了。

亲王不高兴,张仪用计谋诱惑楚怀王来到秦国,楚王没有防范,被杀害。

所以后人传说:即使楚国只有三户人家(一说楚国三个大姓),灭亡秦国的必定是楚国。

事实上,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其建立的政权是“张楚”,到霸王项羽建立的“西楚”,以及其后的刘邦,以及谋士张良等人,都是楚国人。

楚国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南楚的创立者马殷在896年被唐封为武安军节度使。

907年后梁建立,马殷主动向中央称臣,被封为楚王。

马殷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的政策,使楚国国势强盛。

927年,后唐正式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置百官,建立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独立王国。

930年马殷去世,由其子马希声继位。

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承。

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

此举导致马希萼的不满,楚国内乱爆发。

950年马希萼攻打长沙,马希广战败,马希萼自立为楚王。

但马希萼自得位后志得意满,纵酒荒淫。

部下王逵、周行逢反抗,占据朗州,拥护马殷长子马希振之子马光惠当节度使。

数月后,徐威等将领兵变,拥护马希崇为武安留后,南楚大乱。

南唐抓住南楚内乱的机会,于951年进攻楚国,攻占长沙,南楚灭亡。

...

楚国灭亡时间啊

战国七雄一时没有全部灭亡,而是秦灭了其他六国,建立了秦朝,秦朝在统一中国15年后灭亡。

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率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攻破韩国首都郑(今河南新郑),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秦军乘赵国遭受旱灾之际,兵分两路,南北合击赵都邯郸。

前228年,破赵军,攻占邯郸,俘赵王,赵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秦军突袭并围困住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军强攻毫无奏效,于是引黄河水灌入城内。

三个月后,大梁城被水浸坏,魏王投降,魏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秦军攻占楚都郢(今湖北荆州),俘虏楚王,楚国灭亡。

公元前223年,击破项燕,全面占领楚地。

秦于公元前226年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大败燕军和前来支援的代军,攻陷蓟,燕王与太子丹率残部逃往辽东。

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歼了逃到辽东的燕军,俘虏燕王,燕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王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北)。

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

齐王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以上是六国灭亡时间。

秦的灭亡时间是公元前206年。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因可判死罪的失职而领导民工起义。

反秦斗争随后由项羽与刘邦分别领导,西入关中攻秦。

这时赵高杀丞相李斯,杀二世,立始皇弟子婴为秦王。

公元前207年,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一战,秦军被歼灭殆尽。

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子婴出城降,秦朝灭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854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推荐赏析

推荐汉语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