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潜 简介
「清朝」-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吴潜水利专家
它山堰位于宁波市鄞江,是中国古代闻名于世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198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发挥其阻咸、蓄淡、泄洪、引灌的水利功能。…详情吴潜三沙书院
吴潜出生在名宦之家,其曾祖、祖父、伯父、父亲均是当朝名儒。父亲吴柔胜乃程、朱理学的饱学之仕,治学极为严谨,为南宋理学的复兴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吴…详情吴潜之死
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这首南宋无名氏所作的《长相思》,里面提及的吴、贾两个“循州…详情吴潜墓地
出南安东田镇沿南(安)同(安)公路车行5公里,顺山路行至湖尾山坡谷,映入眼帘的是南宋状元宰相吴潜墓。湖尾山从南安最高峰芹山之脉逶迤而来,吴潜墓坐落在半…详情吴潜贡献
吴潜是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词风激昂凄劲,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压抑的悲愤。"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quo…详情吴潜生平
横亘皖浙边境的天目山有一千秋雄关,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上演过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故事。关下地名曰云梯,唐朝诗人罗隐有“回望千秋岭上云”之誉,其“山若城…详情吴潜民族英雄
宋朝时期,来自倭、高丽的海盗就已对我边防构成了严重威胁,沿江制置吴潜成为中华民族最早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宝祐年间,吴潜任沿江制置时,订立了“义船法…详情
吴潜相关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诗词吧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ren/736.html
吴潜的诗词
-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
- 《满庭芳(西湖)》
- 《霜天晓角(己未五月九日,老香堂送监簿侄归,和自昭韵)》
- 《贺新郎(用赵用父左司韵送郑宗丞)》
- 《满江红(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
- 《满江红(和吕居仁侍郎东里先生韵)》
- 《满江红·齐山绣春台》
- 《满江红(禾兴月波楼和友人韵)》
- 《满江红(再用韵怀安晚)》
- 《海棠春(三用韵)》
- 更多吴潜的诗词>>>
热门名句
-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