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元宵节的经典诗句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古诗推荐
-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阖家欢乐,吃汤圆、看灯盏、闹元宵,当然还有很多有关元宵的经典诗句值得人们关注,下面就来看一下元宵节的经典诗句。
关于元宵节的经典诗句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花的树,漫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的暗影里。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表层繁华,内里忧伤,只是这忧伤隐藏在文字之下,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到。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这首词头两句写去年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宵夜图景,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出自李清照晚年手笔,虽然写的是元宵节,但通篇并不见元宵节的字样,格调依旧一如往昔的婉约、忧伤,这里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氛围。最后一句“不知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有小女儿家的俏皮,也有一个上了年纪的人的淡泊,或许也有无奈,或者说是委屈自己。从前的元宵节和如今的元宵节,交替出现,形成对比,繁华不再,感伤来袭。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这首诗不落俗套,取材农村,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成为了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最爱“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一句,整首诗至此,已将“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古诗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2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 田园乐七首(采菱渡头风急)
-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 羌村
-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 感遇(幽人归独卧)
- 蓦山溪(坤宁殿得旨次韵赋照水梅花)
- 夜坐吟(冬夜夜寒觉夜长)
- 春日·云淡风轻近
- 阳关曲(李公择)
热门名句
-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 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
-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自郐无讥 [zì kuài wú jī]
- 河汉江淮 [hé hàn jiāng huái]
- 兵无血刃 [bīng wú xuè rèn]
- 千金用兵,百金求间 [qiān jīn yòng bīng,bǎi jīn qiú jiàn]
- 贫无置锥 [pín wú zhì zhuī]
- 黄汤淡水 [huáng tāng dàn shuǐ]
- 熏风解愠 [xūn fēng jiě yùn]
- 剑态箫心 [jiàn tai xiāo xīn]
- 东门黄犬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 乘隙而入 [chéng xì ér rù]
推荐词语
- 伏辜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黑豸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灯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寒芒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赍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梵墖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斑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讲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此岸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班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