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诗词
-
道德经·第二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
春秋时期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老子
春秋时期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老子
春秋时期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476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南乡子(拨燕巢)
- 曲江对酒
- 浪淘沙(自南游,多崇冈,陵峻岭,略见西湖秀色,用和靖语作长短句云)
- 忆王孙(清明病酒)
-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 朝中措(茶)
- 与严二郎奉礼别
- 淡黄柳·空城晓角
- 瑞鹤仙(嘲博见楼)
热门名句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互相残杀 [hù xiāng cán shā]
- 迤逦不绝 [yǐ lǐ bù jué]
- 为民除害 [wèi mín chú hài]
- 难兄难弟 [nán xiōng nán dì]
- 千古独步 [qiān gǔ dú bù]
- 买犁卖剑 [mǎi lí mài jiàn]
- 千金之子 [qiān jīn zhī zǐ]
- 不着疼热 [bù zhuó téng rè]
- 繁征博引 [fán zhēng bó yǐn]
- 池酒林胾 [chí jiǔ lín zì]
推荐词语
- 抵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嘈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回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闬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备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逋囚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鳖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豩命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罕漫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豪笔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