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诗词深度赏析
-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诗词深度赏析
【原文】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⑴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⑵思:想念,思念。
⑶休:停止。
⑷已:完结,停止。
⑸定:此处为衬字。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译文】
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赏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相通。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贯串始终的抒情线索,以“日日思君不见君”为主干。分住江头江尾,是“不见君”的原因;“此恨何时已”,是“不见君”的结果;“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是虽有恨而无恨的交织。有恨的原因是“不见君”,无恨.的原因是“不相负”。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相隔千里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这样新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思、明净的语言、复沓的句法的结合,构成了这首词特有的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刘学锴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754-756)
【创作背景】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名家点评]
毛晋《姑溪词跋》:姑溪词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至若“我住长江头”云云,直是古乐府俊语矣。
薛砺若《宋词通论》:李之仪的词,很隽美俏丽,另具一个独特的风调。他的《卜算子》,写得极质朴精美,宛如《子夜歌》与《古诗十九首》的真挚。
《唐宋词鉴赏集》:李之仪的《卜算子》这首词,是一阕歌颂坚贞爱情的恋歌。有较高的艺术性,很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李之仪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5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过夏国新安县
- 采桑子(前欢几处笙歌地)
- 甘州(饯草窗归霅)
- 青玉案(守岁)
- 柳梢青(冬月海棠)
-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 鹧鸪天(题赵次山鱼乐堂)
-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 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仁院壁
- 王孙满对楚子
热门名句
-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自轻自贱 [zì qīng zì jiàn]
- 一体知照 [yī tǐ zhī zhào]
- 退藏于密 [tuì cáng yú mì]
- 食马留肝 [shí mǎ liú gān]
- 十里无真言 [shí lǐ wú zhēn yán]
- 七嘴八张 [qī zuǐ bā zhāng]
- 都鄙有章 [dū bǐ yǒu zhāng]
- 胸有成算 [xiōng yǒu chéng suàn]
- 旁若无人 [páng ruò wú rén]
- 观者如云 [guān zhě rú yún]
推荐词语
- 僦税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谏诫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假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锻锤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革制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白田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扶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黄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蕃祉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不委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