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的诗句 委屈心酸的诗句
-
委屈的诗句 委屈心酸的诗句
古代写委屈的诗句特别多,其委屈的原因是怀才不遇,身世遭贬。
最大的委屈词当是李白写的两句,第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第二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第二句出自《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翻译如下: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赏析:
共十五首组诗,此为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
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
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
以此写愁,匪夷所思。
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
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
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
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
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
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www.slKj.org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
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
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711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疏慵愚钝 [shū yōng yú dùn]
- 没而不朽 [méi ér bù xiǔ]
- 数白论黄 [shǔ bái lùn huáng]
- 别出手眼 [bié chū shǒu yǎn]
- 疾不可为 [jí bù kě wéi]
- 玉石相揉 [yù shí xiāng róu]
- 声振寰宇 [shēng zhèn huán yǔ]
- 伐冰之家 [fá bīng zhī jiā]
- 檄愈头风 [xí yù tóu fēng]
- 葛屦履霜 [gě jù lǚ shuāng]
推荐词语
- 禁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殿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鸿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静贞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拔白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悲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行景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禁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告喝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壁虎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