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写诗句的格式 写宣纸的格式
- 
宣纸写诗句的格式 写宣纸的格式
1、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2、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4、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5、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 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1)写成两行或三行的。 两行的格式。 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 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 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 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 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 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2)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 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 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 落款可分单款、双款。 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 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6、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 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 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 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 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 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 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 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 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 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 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 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 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 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 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 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7、扇面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 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 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 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 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 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 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 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 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来源:书画频道) 中国书画宣纸尺寸对照详表 一、三尺宣纸——规格为100×55(长×宽)(单位:CM) 1、三尺全开:100×55(标准三尺) 2、大三尺:100×70(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 3、三尺加长:136×50 4、三尺横批:100×55(标准三尺) 5、三尺单条(立轴):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6、三尺对联: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7、三尺斗方:50×55(标准三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二、四尺宣纸——规格为138×69(长×宽)(单位:CM) 1、四尺全开:138×69(标准四尺) 2、四尺横批:138×69(标准四尺) 3、四尺单条(立轴):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4、四尺对联: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5、四尺斗方:69×68(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6、四尺三开:69×46(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 7、四尺六开:46×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1/2) 8、四尺四开:69×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1/2) 9、四尺八开:35×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4,宽度1/2) 三、五尺宣纸——规格为153×84(长×宽)(单位:CM) 1、五尺全开:153×84(标准五尺) 2、五尺横批:153×84(标准五尺) 3、五尺单条: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4、五尺对联: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5、五尺斗方:77×84(标准五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四、六尺宣纸——规格为180×97(长×宽)(单位:CM) 1、六尺全开:180×97(标准六尺) 2、六尺三开:6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 3、六尺对联:180×49(标准六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4、六尺斗方:9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五、七尺宣纸——规格为238×129(长×宽)(单位:CM) 七尺全开:238×129(标准七尺) 六、八尺宣纸——规格为248×129(长×宽)(单位:CM) 1、八尺全开:248×129(标准八尺) 2、八尺屏:234×53 3、八尺斗方:124(cm)×124(cm) 七、一丈二尺宣纸——规格为367×144(长×宽)(单位:CM) 1、一丈二尺:367(cm)×144(cm) 2、大一丈二斗方:180(cm)×142(cm) 3、小一丈二:360(cm)×96(cm) 八、一丈六尺宣纸——规格为503×193(长×宽)(单位:CM) 一丈六尺:503×193 九、一丈八尺宣纸——规格为600×248(长×宽)(单位:CM) 一丈八尺:600×24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712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摘山煮海 [zhāi shān zhǔ hǎi]
- 蔬食布衣 [shū shí bù yī]
- 恩将仇报 [ēn jiāng chóu bào]
- 泛宅浮家 [fàn zhái fú jiā]
- 散兵游勇 [sǎn bīng yóu yǒng]
- 前人种德后人收 [qián rén zhòng dé hòu rén shōu]
- 火钳刘明 [huǒ qián liú míng]
- 眉睫之内 [méi jié zhī nèi]
- 恶衣粝食 [è yī lì shí]
- 焚舟破釜 [fén zhōu pò fǔ]
推荐词语
- 滉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打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格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花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翠纶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箭筹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飞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教场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进剿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访别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