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客家人诗句
-
形容客家人诗句
南山池 五代 梁藻
翡翠吹翻荷带雨,鹭鹚飞破竹林烟。
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叶靠石煎。
(粱藻,长汀人,五代时处士,有《梁处士集》)
登谢公楼 宋状元 邹应龙
沿岸城廓开翠屏,南山毓秀欲腾云。
寺院宝塔耸苍吴①,江上群峰排众青。
沽酒自作太白醉,凭栏独向曲江斟②。
风流江左令何处,吊古吟诗谁解听。
(邹应龙,宋庆元间进士第一,状元。任泉州、赣州知府,广西经略,工部尚书。嘉熙间端明殿大学士。寓长汀四堡)
苍玉洞 元逸士 王梦麟
曲曲清溪叠叠山,石门深处有禅关。
我来自得闲滋味,坐听山重尽日还。
(王梦麟,清流人,晚年寓汀。有《石龛小集》)
登大半山 明诗人 李颖
方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
固知仙境多灵迹,莫向枰棋着意看。
(李颖,上杭诗人,著有《梅隐稿》编《杭川风雅集》)
南泉庵 明进士 邱道隆
南征战士欲投戈,寻乐施旗映薛萝。
酒熟田家来赛社,晚晴渔舍乱堆蓑。
半帘风月吟中趣,一剑功名水上波。
指点当年陈迹在,几人襟袖泪痕多。
(邱道隆,上杭人,景泰间进士,江南道御史。以鲠直触忌,谪南雄知府)
登北山 明进士 熊石儿
何苦入尘网,山高可啸天。
采芝时一得,弄日莫能先。
径僻无凡客,云深有大仙。
武陵人不远,坐待此峰巅。
(熊石儿,名兴麟,永定人。崇祯间进士,湖广巡按,监察御史。有《素园诗文集》)
形容客家围屋建筑的成语
围屋屋前必有半月形池塘,屋后必有半月形化胎,两个半圆相合,形同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式。
两个半圆,围绕着方正的堂屋,寓意于“天圆地方”,将整座屋宇喻为一个小宇宙,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故,可用成语“天圆地方”来形容客家建筑。
以上,供参考!
闽南有很多很多客家人.他们的民房也很有特点,你能从建筑材料,形...
客家土楼。
建筑材料:主要是沙质黏土、杉木、石料,用量最大,是整座土楼最基本的材料,其他材料如沙、石灰、竹片、青砖、瓦等的用量相对较少。
形状:客家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20多种功能: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
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
求肇庆风景介绍
1、肇庆市简介 肇庆市管辖端州、鼎湖两区,高要、四会两个县级市,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个县和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
面积1.5万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368万人。
其中,肇庆市区常住人口38万人。
肇庆市坐落在广东省的中西部、 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居西江的中下游。
肇庆位于北纬22度45分 --- 24度24分,东经111度20分 --- 112度52分之间;肇庆面向穗港澳,背靠大西南,是粤西与珠江三角洲的交汇处,是粤港澳通往广西、云南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市区距广州90多公里,距深圳200多公里, 距澳门180公里,距香港水路140海里,火车和快船四小时可直达香港。
肇庆市地处北回归线南侧, 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地区,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2.10℃, 因而冬不见雪, 夏不见酷. 肇庆物产资源丰富,到目前止,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0多种,主要有黄金、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中黄金产量占全省的八成以上,河台金矿年产黄金过万两,素有“北有烟台、南有河台”之称。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 ,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处, 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
梅庵、悦城龙母祖庙、崇禧塔、宋城墙、阅江楼、丽谯楼、文明居等300多处塔、黄岩洞、泰新桥、高要学宫、德庆学宫、文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群, 周其鉴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文物古迹。
据考证,肇庆还是粤语的发源地呢!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最近,又被评为首批全国十大文明景区示范点之一。
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6. 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构成一座奇丽的山水盆景,享有“岭南第一奇观”、 “人间仙景”之美誉。
近年,七星岩风景区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装饰各种霓虹灯, 再造了一个“夜星湖”。
鼎湖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 “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活的自然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设立“人和生物圈”定位研究站;是一个集游览、避暑、科研和宗教于一体的著名圣地。
此外, 封开县的龙山、德庆县的悦城龙母祖庙、四会的贞山和怀集的燕岩等风景名胜都久负盛名。
随着由七星岩、 鼎湖山、悦城龙母祖庙、龙山、贞山组成的旅游大环线的开通,使来肇庆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年都有约4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肇庆市盛产稻谷、 优质水果、食用菌等出口创汇的“三高”农业产品;有松香、桂皮、桂油、樟脑等松脂深加工产品;有丰富竹、木深加工系列产品。
还有美食果蒸、莲藕、剑花、肇实、紫背天葵等土特优产品和传统实用工艺品、全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
2、肇庆七星岩 七星岩又名星湖,因岩峰布列恰似北斗七星,因而得名,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景点。
位于肇庆城北,由七座石灰岩组成的山峰,由东向西依次名为阆凤、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和阿坡。
这些巍然屹立的石灰岩峰,一面依山,三面环水,湖水面积达七千多亩,总长达二十多公里的柳堤,蜿蜒交错环抱着七星岩,其中石室最富诗情画意。
石室洞钟乳悬垂,瑰丽多姿,洞内有河,在灯光辉映下,可泛舟遨游,宛若神话世界。
石室又是一座文化宝库,一千多年来,历史上的文人雅士在岩壁上刻下无数诗词,仅摩岩石刻就有二百七十多种,盛赞山秀洞奇。
星湖的主要景点有: 水月宫地处七星岩中心区石室岩南麓,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4年)。
水月宫占地六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五百平方米,由大殿、东厢、西厢、后殿等组成。
石室岩洞在七星岩中央的石室岩下,内分暖岩洞、龙岩洞、莲花洞、碧霞洞四个洞穴。
洞内石乳、石柱、石幔遍布,如人似物,而且文物荟萃,上至唐朝,下至民国的诗词歌赋,仅室岩的就占整个七星岩摩崖石刻的64%,达341题之多。
玉皇殿位于玉屏岩东侧山顶上。
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相传,农历正月初八日为玉皇大帝的诞辰。
是日,上殿祈祷者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为一年中最盛日。
龙宫洞位于玉屏岩西麓,这是一个面积为一千平方米的人工岩洞。
该洞分南北二门,门柱上有双龙盘踞,内有大小艺术精品十二组,组合成一个迷人的龙宫探胜奇景。
3、小三峡 小三峡:羚羊峡,就是在肇庆市附近西江河段上的一个著名江峡,连同上游的三榕峡、大鼎峡,素有“小三峡”之称。
船行至江峡中游,两岸山势凹了进去,形成峡中“平湖”,水势平缓了许多。
南岸半山坡上,有一块大石刻着“山川秀美”四个大字。
羚羊峡全长十三里,两岸山峰高达八百多米。
这里古迹颇多。
峡口有龙华古寺和峡山古寺南北对峙,还有函碧园和桂园第二峰精舍等。
告别羚羊峡,逆水回舟驶往大鼎、三榕两峡。
行舟至肇庆市江面时,攀天四塔(南岸有文明塔、巽峰塔、北岸有崇禧塔、元魅塔)如群峰浮玉、明烛天际、历历在目。
浩淼的江面,烟波荡漾着形塔影,十分好看。
西驶不远,两岸群山渐渐靠拢,江流急速,船行缓慢。
原来这一带的山势奇特,有五座山脉伸到江边,好像五匹骏马从山上奔腾下来又急转回头,形象逼真。
这是大鼎峡出口处“五马归槽”的名...
宋城有什么好吃的
酒坊——我国在五千年前就掌握了酿酒技术,宋代,酿酒业已很发达,京城内酒楼、酒坊遍布大街小巷,酒税收入已是政府重要财源之一。
宋代制酒有制曲、淘米、蒸饭、凉饭、拌曲、发酵、开靶、榨酒等过程,所制酒主要是粮食酒,北方主要是各种粮食酒,南方主要是米酒,另外还有果酒、红酒、菊花酒、羊羔酒等品种。
麦芽糖——麦芽糖是中国传统的风味小吃,宋时,麦芽糖采用易溶的麦芽为原料,醇香可口,色泽金黄,有补中益气、健脾润肠之功效,宋城市井作坊真实再现。
箍桶——古代七十二行中的一行,是专门替人做家用的木桶,由于桶上加有固有的金属箍,所以被称为“箍桶”,而箍制品也称“圆件”,箍桶业尊鲁班妻子为祖师爷。
兴盛于宋代,后逐渐成为古代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烙画——又名烫画。
源于西汉,成熟于宋代,是用烧热的烙铁在木板上烫出痕迹而形成图案,毛毯烙画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
竹编——杭州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物中,已经出现竹编器具。
先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篾丝,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和观赏陈设品,是现代社会提倡和流行的生活用品。
打糍粑——在南方地区,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都有做糍粑的习俗。
南方有歌谣道,“二十八,打糍粑。
”到了宋代,老百姓每年过节都要打糍粑,以示来年五谷丰登、阖家幸福。
土布——土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到了宋代,逐渐形成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织布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以22种基本色线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
木版年画——朱仙镇年画起源于唐代,大兴于北宋时期,被称为木版年画之鼻祖。
朱仙镇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形象夸张,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和古朴的乡土风格。
草鞋——我国长江流域的草鞋种类繁多,以布条代草编织的鞋称为“布草鞋”,用麻编织的称为“麻草鞋”。
到了宋代,草鞋应用广泛,很多州县都设有草鞋市。
根雕 ——宋徽宗喜欢收集孤奇之物,为讨好皇帝欢心,很多官吏绞尽脑汁从民间收集奇珍异宝,根雕是其中之一。
根雕是一门化腐朽为神奇的工艺,在旁人眼里的烂树根,在艺人看来却是上好的材料,经过加工后,就变成了艺术精品。
杭画扇庄 ——杭州是我国制扇名城,自古有“杭州雅扇遍天下”之美誉。
杭州雅扇、丝绸、龙井茶被称为“杭州三绝”。
宋代很流行在扇子上题诗绘画,因此,杭画扇风靡于世。
豆腐坊 ——豆腐最早出现于汉代,兴盛于宋代,如著名的东坡豆腐等。
做豆腐有浸豆、磨豆、煮浆、点卤、成型等工序。
据传,抗金名将岳飞自小爱吃豆腐,朝廷十二道金牌招岳飞进京时,曾有人为他摆下豆腐宴送行。
打铜铺——据考古发掘证明,中国在四千年前已进入铜、石并用时期,已能打制和铸造小型红铜器。
宋代以后,铜器已经成为家庭的日常用品,如铜镜、灯具、乐器、首饰、酒壶、碗盘等十分丰富精美。
蜡染——蜡染是贵州地区的印染工艺,图案丰富,色调素雅,制作时将用蜡刀蘸蜡汁,在白布上绘出图案。
把布投入染缸渍染,染好捞出用清水煮沸,蜡溶化后即现出白色花纹。
苏绣坊 ——苏绣已有2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古老的刺绣工艺,以苏州吴县镇湖一带最为有名。
苏绣的特点平、齐、细、密、匀、光,以丝线为主,有近千种线,针法多达百种以上。
宋代的绣品可以在锦帛绫绸上绣佛像、书法,还能临摹绘画,极具收藏价值。
琉璃——一种中国古法材料,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再入窑焙烧制成的一种工艺品,始于战国,定形于宋代。
传说中最早的财神聚宝盆,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聚福的财神信物。
绣花——绣花,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麻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古籍中称为“针 ”或“女红”。
据《筠清轩秘录》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
” 老木匠——木匠,也被称为“木工”、“匠人”、 “梓人”,尊奉中国杰出发明家鲁班为祖师爷。
他们以木头为材料,用绳墨、笔划线,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种精致、美观的家具、建筑和工艺品。
宋城展示的主要是古代一些常用的交通工具、农工、生活用品等。
畲女织带——旧时,织带是每个畲族女性必学的手艺。
织带的织带以棉纱为经纬,以篾片为梭作引线,花纹有花、鸟、虫、鱼和几何图案等吉祥图案,色彩鲜丽,畲族织带手艺已被当地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陶泥坊——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物叫瓷器,陶瓷是陶器、陶瓷的总称。
在宋代,陶瓷工艺极为发达,品种极为丰富,宋窑有民窑和官窑之分,专门为宫廷烧制瓷器的窑称为官窑。
宋城这里向人们展示了拉坯、捏制、烧窑等制陶过程。
手工布鞋——手工布鞋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
工序包括制样、裁剪、纳底、上梆、修整等,通过手工千针万线精制而成。
姓名题诗——唐宋时期,诗词鼎盛,有一种藏头诗把姓名嵌入诗中,成为当时的一种流行,...
介绍花都的人文历史
花都区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也丰富多彩,有洪秀全故居、洪秀全纪念馆、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盘古王庙、炭步镇朗头村民居古建筑群、花东镇高溪村欧阳庄民居古建筑群等,另外还有宗教文化建筑的圆玄道观,其建筑雄伟,是省内首屈一指的道教圣地。
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洪秀全故居是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有唯一性,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不但自身有着非常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而且其开发能带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花都的旅游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景区(点),初步形成了以度假、休闲和观光为代表的系列旅游产品。
芙蓉省级旅游度假区自1987年开始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已初步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疗养、娱乐、饮食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在广州、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1994年5月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广州地区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秀全故居是花都最具垄断性的高级别旅游资源;洪秀全纪念馆1991年建成开放,以其丰富的文物和史料价值,与洪秀全故居一起也成为花都旅游乃至广州旅游的特色景点。
此外,九龙湖度假村、高百丈风景区、资政大夫祠、圆玄道观、盘古王公园、新科FMA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南方花卉交易中心以及新华镇娱乐活动场所等一大批景区(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
历史渊源 花都区(原花县)境域,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禺、南海县辖。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分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花县”,属广州府,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就诞生在这里。
民国时期,花县主要由省直辖。
建国后先后隶属江北专区、珠江专区、粤北行政区、佛山专区。
1960年4月划为广州市属县。
1993年6月18日,经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托广州市代管。
2000年5月21日又经国家批准撤市设区,成为广州市花都区。
民俗风情 盘古王诞的民间艺术 从清代嘉庆二十四年初重建狮岭盘古王庙以来,民间就把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诞日,由十二日至十五日一连四天举行庆祝活动。
时值夏收夏种之后,民间农闲,前来庆诞的群众人山人海,香火鼎盛,炮竹不绝,一连四天上演大戏、抢炮、闹花灯、舞狮,小商贩也进场摆卖,有香烛、食品、饮料、吉祥物、转运风车等出售,场面热闹非常。
盘古王山的盘古王诞庆祝活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进行,文革后逐步恢复,1985年盘古王庙和其他古迹、道路环境由民间集资修整后,1986年民间组织—盘古王理事会正式发动群众,重开庆诞,八月十二日观众达6万多人。
以后每年庆诞日都有3万多人。
区内部分村庄的狮子队参与庆诞。
天刚亮,各地狮队锣鼓喧天,舞狮进场后,各狮队在盘古王庙前大广场一字摆开,同时起舞,庆诞活动达到高潮。
近几年又恢复了演戏活动,一连四天下午、晚上演大戏(粤剧)或歌舞表演。
古老的狮岭瑶俗 狮岭盘古王诞的习俗考查起来,历史渊源非常久远。
很久以前,花山和狮岭有瑶族同胞,他们最早把盘古认为始祖,认为盘古是万能的伟人,从农历八月十一日就庆祝盘古王诞,那时叫做“盘古王节”,庆祝活动与今不同,是日,瑶胞男女盛装打扮,跳长鼓舞,唱盘古歌,打花棍,放花炮,热闹非凡。
青年男女还摆堂歌,互相对唱,唱词多是庆贺丰收和男女相爱的内容,据说花县的瑶胞后来被汉族同化,“盘古王节”的习俗变成了今天的“盘古王诞习俗”。
但古老的习俗是丰富的民间艺术表现,是民间表达庆贺丰年,祈求平安,追求爱情的愿望,是一种健康的民间习俗,花都区有关部门准备在“盘古王诞”恢复这古老的民俗,让群众得到更加丰富的民间艺术享受。
重阳节登高的好地方 花都区民间历来十分注重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
过去凡是当地比较出名的山,都有群众去登高。
为防止山火,现在政府指定只有盘古王山、芙蓉嶂、梯面高百丈才能登高,其它山头一律禁止登高。
是日,这几个山头登高者达十多万人。
花都民间重阳登高是由来已久。
传说古时候,有个姓罗名坤的人,夫妻住在山脚下,靠种田过日子,勤勤恳恳,生活过得不错。
这对夫妻乐善好施,知道谁家有困难,便挤出一斗米去接济。
有一日黄昏,罗坤收工回来,碰到一名道士向他求食宿,他便带道士回家吃饭留宿。
第二天早上,道士临走时对罗坤说“九月九,你家里会遭灾啊!”罗坤忙答: 花都区 “平生不做亏心事,我怎会大难临头呢?”道士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不用急,我会帮你避祸逢吉,只要你在九月九这天搬家到附近山上,找一块地方把草木铲干净,并做些糕点带点,自然平安。
到了九月九,罗坤夫妻天未亮便携儿带女,带着衣物在附近山顶没有草木的秃地上安顿下来。
当他一到山顶,回头一看,只见房子浓烟滚滚,大火越烧越猛,从山脚烧到山上。
幸得罗坤一家在山顶秃地上,火烧不到,保住了全家性命财产。
从此此事传开,各地群众第逢九月九怕遭火灾。
便登山避难。
也传说是因水灾而登高。
...
描写中国古建筑的诗词和句子有哪些?
1:浪漫与庄严的气质,挑高的门厅和气派的大门,圆形的拱窗和转角的石砌,尽显雍容华贵。
2:墙上挂着用金银各色丝线绣着狩猎图的帐幔,那绣工在当时可算得是最精致的了。
床上铺着一块同样富丽的绸罩单,四围挂着紫色的短幔。
椅子也都有彩色套子,其中一张特别高,前面放着一个镂花的象牙脚凳。
至少有四盏银制的灯架,点着高大的蜡烛,把全屋子照得通明。
3:御花园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
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20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万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
两对亭子东西对称排列,浮碧和澄瑞为横跨于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侧伸出抱厦;万春亭和千秋亭为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
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4:交泰殿平面为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形容古建筑的句子 48句形容古建筑的句子 48句。
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
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墁金砖。
殿中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
东次间设铜壶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
在交泰殿内西次间一侧,设有一座自鸣钟,这是嘉庆三年制造的。
5: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
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形容古建筑的句子 48句文章形容古建筑的句子 。
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
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
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
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
殿内铺墁金砖。
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6:穿过庭院,迈上九重石阶,就到了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
据说,这是明代仿唐建筑,殿高十多米,四个飞檐挂有铜铃;微风拂过,就"丁丁冬冬"地奏起来,真棒!进入大殿,只见一尊五米高的如来佛正含笑坐在莲花台上,听爸爸讲,这尊大佛全用赤金贴塑。
我凑上去仔细地观赏着,佛像呈铜色,大佛两旁有弟子、菩萨、力士、天王、罗汉等,个个慈眉善目,容貌安详。
7:古色古香的活动楼、明亮宽敞的宿舍楼、小巧精致的食堂等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群,与幽静的白玉兰林、银杏林和香樟林,碧波荡漾的新浏河老浏河,组成了引人入胜的秀丽景色。
8: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
9:墙的东北角摆放着一酱紫色的书柜,暖暖的阳光从朱红的雕花木窗透进来,零碎地撒在了一把支起的古琴上,粉色的纱帘随着风从窗外带进一些花瓣,轻轻的拂过琴弦,香炉离升起阵阵袅袅的香烟,卷裹着纱帘,弥漫着整间香闺。
描写建筑的古诗词
1.九重阊阖开天阙2.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3. 一间茅屋,尚自修治。
任狂风吹,连檐破碎。
枓栱斜欹,看著倒也。
墙壁作散土一堆,主人翁永不来归。
4.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
馀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
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
莫虑昆山暗,还共尽杯中。
5.杨柳阴中引御沟,碧梧桐树拥朱楼。
金陵城共滕王阁,画向丹青也合羞。
6.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7.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
树色到京三百里,河流归汉几千年。
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
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8.辉辉赫赫浮玉云,宣华池上月华新。
月华如水浸宫殿,有酒不醉真痴人。
9.烟霞迤逦接蓬莱,宫殿参差晓日开。
群玉山前人别处,紫鸾飞起望仙台。
10.宫殿峥嵘笼紫气,金渠玉砂五色水。
守阍仙婢相倚睡,偷摘蟠桃几倒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783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 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调神畅情 [tiáo shén chàng qíng]
- 济世经邦 [jì shì jīng bāng]
- 然糠照薪 [rán kāng zhào xīn]
- 桑枢甕牖 [sāng shū wèng yǒu]
- 如有隐忧 [rú yǒu yǐn yōu]
- 蓬门生辉 [péng mén shēng huī]
- 墙倒众人推 [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
- 追本溯源 [zhuī běn sù yuán]
- 爱日惜力 [ài rì xī lì]
- 各从其志 [gè cóng qí zhì]
推荐词语
- 掉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兜罗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大东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哀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不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旱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妗妗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喀喀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顿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家神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