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诗深度赏析
-
宝塔诗简介
宝塔诗定义
关于宝塔诗,杂体诗的一种,是一种摹状而吟、风格独特的诗体。顾名思义,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也叫“一七体诗”。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很有规律。后来有的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
宝塔诗简介
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直至从一至七字,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有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之感。像这样字数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诗横写,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样,底宽上尖,中间逐层收缩像等腰三角形。
宝塔诗起源
宝塔诗最早的雏形始见于隋朝,隋·释慧英有《一三五七九言诗》为证。其中从一言至七言的,又称为“一七体”诗,如是宝塔词则称《一七令》(词牌)。这种“一七体”诗(有的从一至九或一至十字),既立题又押韵,指物为题,以题为韵,一韵到底。诗人或状物赋形,或托物言志。每一句都各自成对。第一字(也是第一句)既是题目,又是音韵,同时也规定了全诗描写的对象和范围。第二字往往是第一字的重复。其他六对,都是隔句押韵。这种“一七体”诗的特点是扣题紧凑,对仗工整,形成诗歌独有结构美。读后使人玩味不已,其趣无穷。
宝塔诗特点
宝塔诗的诗歌形式美,对后世新诗的发展影响极大。如现代文学史记载,像胡适、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著名诗人都曾经在创作新诗时采用过像宝塔、阶梯等诗行排列的形式,显得新颖别致。闻一多先生曾提出关于诗歌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中,“音乐美”强调诗的律动,“绘画美”强调诗的意境,“建筑美”强调诗的形式。这是值得推广和遵循的。就拿宝塔诗来说,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场合的确发挥了无比的艺术魅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样式。
宝塔诗分类
宝塔诗按形状分可分为单宝塔诗、双宝塔诗和变形宝塔诗。从读法上分,人们把从上依次读到下的称宝塔诗,把交织读、倒读、回文读或迂回读的各自另起了名字,如火焰体诗、飞雁体诗歌(晴空展翅飞雁文诗)、叠翠诗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7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
- 长相思(寒相催,暖相催)
- 甘棠(蔽芾甘棠)
- 别兄弟
-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
- 荷叶杯·五月南塘水满
- 【仙吕】八声甘州_平生放荡,
- 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 【双调】大德歌(六首)
- 寄人(酷怜风月为多情)
热门名句
- 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
-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以一警百 [yǐ yī jǐng bǎi]
- 一手一脚 [yī shǒu yī jiǎo]
- 载一抱素 [zài yī bào sù]
- 烟熏火燎 [yān xūn huǒ liǎo]
- 窒隙蹈瑕 [zhì xì dǎo xiá]
- 箕山之志 [jī shān zhī zhì]
- 逐日追风 [zhú rì zhuī fēng]
- 釜中游鱼 [fǔ zhōng yóu yú]
- 青红皁白 [qīng hóng tóu bái]
- 认鸡作凤 [rèn jī zuò fèng]
推荐词语
- 被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胆守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高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近亲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发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柏酒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秉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典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肝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极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