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十二钗》一绝
-
题《金陵十二钗》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诗词鉴赏】
这首五言绝句,也写在第一回里。书中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青埂峰下经过,把那块顽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抄录回来,以《石头记》的书名在世上流传。后来曹雪芹在悼红轩里把这部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整理成长篇章回体小说,并把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并题写了这首诗。当然这都是作者用的烟云模糊法,其实作者就是曹雪芹。这首小诗语言虽然通俗浅近,感慨却颇为深远。
《红楼梦》今天已成为饮誉世界的名著了。可是在二百多年前作者写书的那个时代,小说被看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无聊的东西,正统的知识分子是不屑为之的。从封建阶级的正统观念来看,作者写石头“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写大观园内小儿女之间你你我我、思恩怨怨的情爱也是荒唐的,揭露那些诗礼蓉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内部的腐朽堕落,则更是荒唐、无有意义的。所以作者解嘲似地“承认”是“满纸荒唐言”。然而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绝不是为了给世人消愁破闷儿来写这部书的,而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塑造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来表明他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寄托他难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歌和挽歌。
和作者关系最密切的“脂砚斋”(名姓已无可考)在书上写下这样批语:“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甲戌本第一回)可见作者是以泪和墨写下这部书的。作者担心他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不被后人理解,预料到有人会嘲笑他愚痴。果然不出作者所料,二百多年来人们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议论真是五花八门,赞叹其博学多才者有之,欣赏其生花妙笔者有之,艳羡书中描写的歌舞繁华者有之,以宝玉或笺玉自命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更有甚者,一些封建道学家认为这部书是“诱为不轨”、“弃礼灭义”,是“淫书”,主张烧毁禁绝;并且有人编出故事诅咒作者断子绝孙,死后得了“冥报”等等。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8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点绛唇(代净众老)
- 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
- 满江红·江汉西来
-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 柳梢青(何事沉吟)
- (二十换头)【双调】新水令
- 促拍丑奴儿(辛巳除夕)
- 岭南诗句
- 临江仙(燕诸部使者)
- 【越调】斗鹌鹑_风情连夜银
热门名句
-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 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
-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缺三短四 [quē sān duǎn sì]
- 将本求财 [jiāng běn qiú cái]
- 弯腰捧腹 [wān yāo pěng fù]
- 望尘靡及 [wàng chén mí jí]
- 落落大方 [luò luò dà fāng]
- 火上弄雪 [huǒ shàng nòng xuě]
- 蛮烟瘴雨 [mán yān zhàng yǔ]
- 春蛙秋蝉 [chūn wā qiū chán]
- 另辟蹊径 [lìng pì xī jìng]
- 自惜羽毛 [zì xī yǔ máo]
推荐词语
- 避羞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大褂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汉旅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活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感受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级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典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凤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琲瓃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裱绫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